索  引  号 11622901013956984P/2024-00236 主题分类 公共文化服务
发文字号 制发机构
有效期限 有效性
成文日期 2024-02-18 发布日期 2024-02-18
标        题 寻找年味里的非遗文化

寻找年味里的非遗文化

发布时间:2024-02-18 来源:临夏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

字号:

收藏

小时候,过年就是新衣服、鞭炮和压岁钱。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统习俗似乎正在慢慢消失。今年,小编决定找回那些即将消失的“年味”,一起探索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庆新春,文化颂时代龙吟增岁,非遗添香,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感受年味,感受非遗

非遗·对联和年画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年画都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驱鬼习俗。汉魏六朝时代,每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茶、郁垒驱鬼。后来发展为门神年画。宋代木版年画开始流行,年画的内容也扩大了,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非遗·灯会和花市灯会以其绚丽多彩的灯饰和热闹喜庆的氛围而闻名,而花市则是人们欢迎新年的传统方式之一。本文将分别介绍春节的灯会和花市,并通过描述它们的活动内容和特色,展现中国人民独特的节日风貌。

非遗·糖画、剪纸、皮影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这一颇具民间特色的工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是我国出现的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戏中“影人”是根据剧中角色和衬景的设计,用驴皮或牛皮、羊皮经刮制、描样、雕镂、着色、烫平、上油、订缀而成。“影人” 在艺人的操纵下,靠灯光透射映到白色布幕上,随着乐器伴奏和唱腔配合,便成为“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艺术形象。

非遗·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