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2901013956984P/2022-00027 主题分类 临市府办发
发文字号 制发机构
成文日期 2022-10-17 发布日期 2022-10-26
标        题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10-26 来源:临夏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号:

收藏

市委办发〔2022〕73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

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各镇(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委各部委办、市直单位:

临夏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各自职责,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17日      


 

临夏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

规划(2021-20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工作及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文化事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州前列,助力甘肃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依据《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临夏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临夏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充分显现,旅游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功能更加凸显,文化和旅游积极助力“六稳六保”、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艺术作品。书画作品《清泉流过热当巴》获甘肃省第三届美术作品金驼奖,《寻梦高原之三》获第六届中国西部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河州平弦《牡丹胜绝在河州》获全省群星艺术节三等奖等。临夏市花儿歌手先后获得全国新星声乐大赛金奖、第十六届中国西部民歌大赛花儿组金奖、河湟文旅杯花儿歌手大奖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市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新建临夏花儿大剧院,改扩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36个行政村、37个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信号、应急广播体系实现全面覆盖。全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高标准建设旅游厕所19座,新建、改建旅游交通标识牌累计300块,同步实现了全市各景区旱改厕全覆盖和重要路段景区旅游标识系统基本覆盖的目标,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全域旅游环境明显改善,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提升了八坊十三巷、东郊公园等一批品牌景区和体验项目,河湟明珠国际饭店、河州鸿瑞国际大酒店、天元万达锦华酒店等高品质旅游宾馆建成投入使用。

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文物保护利用全面推进,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八坊十三巷80号院、王竑墓、临夏北寺照壁3处文物遗址点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5处。2019年甘肃省文物局公布临夏市烈士陵园、红园团结堂、红园一字亭、胡廷珍烈士雕像4处为甘肃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实施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公馆与蝴蝶楼保护工程等一批文物抢救性保护修缮项目。市博物馆、八坊十三巷80号院、东公馆与蝴蝶楼等文博单位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展示了临夏灿烂的文化,年均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和机制不断健全,已建立国家、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非遗传承人4名、州级非遗传承人31非遗活态保护成果丰硕,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河州贤孝、平弦传习活动280场次/年,组织非遗展演展示100余场成功申报2项省级非遗项目、2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新设立非遗项目传习所1个。

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产品内涵不断丰富。旅游业发展态势强劲,成为全市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的重要生力军。全市旅游接待游客人数从 2016年的224万人次增长到 2019年的1075.6万人次,年均增长127%;全市旅游综合收入从 2016 年的9.7亿元增长到 2019年的 51.6亿元,年均增长139.7%,旅游业作为全市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更加凸显。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年接待游客 563.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27.4亿元,分别比 2019年下降47.6%和46.9%。

全域旅游创建亮点纷呈。文旅基础设施先行,形成全域发展支撑。全力推动文旅首位产业,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在全域空间优化、全域产业联动、全域市场开拓、全域服务配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互补、优势互动的城乡旅游大市场。按照“旅游引领、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提升价值”的思路,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以旅游引领新型城镇化。先后完成了八坊十三巷综合保护开发、六十里牡丹长廊打造、临夏奥体中心、魅力折桥湾等一系列重大城市旅游项目;建成发展了“种植农业+旅游”模式的折桥采摘园、“观光农业+旅游”模式的南龙金色草滩,“畜牧+旅游”模式的枹罕牛羊文化产业园、“饮食文化+旅游”模式的北大街夜市美食街等一批重要项目,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全市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文化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融合态势基本形成。

文体旅融合活动精彩纷呈。依托不断完善的基础建设和城市服务功能,先后举办了“郎朗新年音乐会”“刘诗昆专场公益音乐会”“群星演唱会”“张学友世界巡回演唱会”“乌兰图雅演唱会”、世界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音乐会、《相约千年》大型主题歌舞表演等精彩的文艺演出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集结,产生强烈的聚集效应。品牌节会持续发力,连续成功举办的五届河州牡丹文化月和四届国际美食民族用品博览会暨全国名优风味小吃大奖赛等活动,相继举办的十四届省运会、“梦之星”世界青少年体育汇、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甘肃省传统武术邀请赛、甘肃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等一系列大型体育赛事和新型体育活动,开创了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宣传推介影响不断扩大。坚持全媒体宣传,临夏文旅影响力不断扩大。传统宣传持续发力。在各节会期间租用电子大屏、高速公路广告牌等方式积极宣传全市特色文旅资源;拍摄临夏市旅游宣传片,制作了宣传册页、节会指南等宣传资料,在中川机场、兰州交通1号线车载电视、站台、站厅等宣传媒介上投放了临夏市文旅宣传片,累计播放达700多万次。先后在北京、厦门、兰州等地举办多场次临夏文旅资源推介会。网络宣传形式多元。强化与途牛、携程网合作全方位宣传推广,实现临夏旅游产品一站式展示宣传;本地花儿歌手亮相央视《幸福账单》栏目推介魅力临夏,东方卫视《极限挑战宝藏行·三区三州公益季》全程聚焦临夏脱贫攻坚成果,以“综艺+直播+公益”的传播模式实现植入式宣传;《花儿与少年》微电影在珠江金逸国际电影城举行首映仪式,并在甘肃电视台和部分网络媒体上播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通过临夏市融媒体中心、“临夏市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等网络平台,发布文旅相关信息近14400余条,总点击量约1400万次,省内外媒体播发或转发临夏市文体旅方面报道500余篇。

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通过“旅游+扶贫+乡村振兴”的模式,依托以紫斑牡丹、特色美食和乡村特色资源,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打造了以“魅力折桥湾”为典型的农家乐集群,落实发放农家乐奖补资金171万元。成功创建折桥村、马家庄村2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罗家湾村、大庄村等4个省级旅游示范村,王坪村、罗家湾村等4个旅游扶贫重点村,河州刻葫芦、传统香等2个非遗扶贫工坊。2018年以来先后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000余万元,建设了21个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覆盖率达60%。2018—2020年共接待乡村旅游人数54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3亿元。

保障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制定出台了《中共临夏市委临夏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旅游业全域全季节发展的意见》《中共临夏市委临夏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临夏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临夏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临夏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临夏市引客入市奖励实施意见》《临夏市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法规和政策保障。编制完成了《临夏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9-2035)》《临夏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0)》《临夏市罗家尕塬遗址保护规划》《临夏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以及南龙镇罗家湾村、杨家村、张王家村,枹罕镇王坪村4个村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

文旅市场监管不断规范。逐级靠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改工作机制,常态化做好文旅市场管理及安全生产工作。结合网格巡查、抽点暗访、日常巡查、错时检查、专项整治等措施,在重要节假日、重点时段深入开展文化旅游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和隐患排查工作,全市文化旅游行业无重大安全事故。集中开展了城乡综合整治十大专项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百日整治等文化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文化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方面,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入和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局面为我国文化和旅游繁荣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另一方面,疫情的冲击为文化和旅游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入境旅游市场遭到重创,文化和旅游市场规模、综合效益、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受到一定影响。

临夏市看,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相互并存。机遇方面: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和旅游强省的目标任务,为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赋予新使命;州委州政府将文旅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为做大做强全市文化和旅游百亿级产业的奋斗目标带来新契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动力;建设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实施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拓展新空间;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文化旅游产业列为临夏州首位产业,为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挑战方面:文化和旅游特色优势彰显不足,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充分,在发展理念、产品开发、产业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融合不足;文化和旅游发展不均衡,城乡间差距较大;文化和旅游服务供给匹配不充足,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水平亟待提升文化和旅游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不够,产业领军人物少,复合型、创新型、开拓型人才缺乏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相互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必须全面把握文化和旅游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正确遵循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实际,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短板,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创新发展催生新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努力开创临夏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局面。

三、未来五年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服务系统化。随着高质量文化惠民工程的深入推进,覆盖城乡的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将更加完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强,群众文化参与度不断拓展。

需求多元化。人民的美好文化旅游需求日益增长,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特征,个性化、定制化、分众化需求更为凸显,文化旅游产业将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幸福产业,成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领域。

供给品质化。文艺作品质量明显提升、创作活力显著增强,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增加。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品质化提升加速推进,观光休闲、康养度假复合型产品更加丰富。文化体验成为广大旅游者最重要的出行动机,年轻人成为文化旅游消费主力军,高品质的文化创意和休闲度假业态广受追捧。

市场规模化。市场主体实力不断壮大,“文化+”“旅游+”“+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产业要素更加健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更加繁荣有序,文化软实力和旅游竞争力持续增强。

产业数字化。文化科技融合进入数字文化经济时代,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路径。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充分应用,催生更多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模式。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加快驱动文化旅游数字化转型,文化旅游的资源观、时空观、产品观均将重构。数字文旅成为文化和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

融合创意化。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时代命题。创意、设计、艺术等元素充分融入文化旅游发展全链条。创意成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催化剂,以文化符号(IP)构建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方式成为主流。传统文化的时尚化、现代化表达不断涌现,新文创孵化更多特色文化符号。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成为常态。

产品生活化。文化消费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融入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旅游成为人的基本权利和生活方式,休闲街区、度假社区、主客共享性公共文化空间等生活方式型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发展迅速。基于当地居民的社区营造、乡村建设等,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微度假、深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广受欢迎。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高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力开创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推动全市在文化旅游融合领域持续创意创新、破题破冰、出圈出彩,蹚出一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甘肃故事、建设甘肃文化和旅游的历史征程中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为民惠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营造宜居宜业宜游良好环境,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促进文化和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赋能作用,不断塑造文化和旅游发展新优势。

坚持融合发展。强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优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实现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旅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推动文化和旅游与其他领域融合互促,不断激发新动能、开辟新空间。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城乡、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促进文化和旅游稳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按照临夏州新阶段总体战略布局和新时代奋斗目标,立足打造精致城市要求,结合全市文化和旅游实际,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发展全域全季节旅游,全力打好文旅产业开发攻坚战,以打造文旅百亿级首位产业为支撑,充分利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优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2025年,文旅赋能型强县域经济格局基本形成,文化旅游业支柱性产业贡献更加显著,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贡献水平和牵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产业聚集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服务标准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得到全面提升。

文化事业实现繁荣发展。艺术创作水平持续提升,推出一批彰显临夏特色、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品质化、发展均衡化、成果共享化、治理现代化稳步提升,文化在服务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振奋人民群众精神、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等方面作用更加凸显。

旅融合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文化旅游现代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显著提升,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基本健全,以黄河文化、马家窑文化、牡丹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优质内容生产形成规模,高品质、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业态谱系基本建立,文化旅游消费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重要阵地。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人民群众体验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和消费时尚。

旅游经济取得新成效。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更加顺畅,产品业态更加丰富,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条拓展延伸,产业效益更加优良,旅游经济综合贡献显著提高。“十四五”期间,在2020年国内旅游接待563.08万人次,总收入27.4亿元基础上,到2025年,力争实现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两项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百亿级产业。

城市品牌形象显著提升。文化旅游成为展示全市形象的重要窗口,锚定“魅力花都 公园城市”的城市定位,全力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建成1-2个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展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建成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2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5个乡村旅游精品景区,3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达到 7临夏市成为中国西部重要旅游休闲城市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带重要节点、全州旅游综合集散地和智慧旅游区域枢纽、全州独具特色的城市“会客厅”“花儿临夏·在河之州”全域旅游目的地和核心区。

远景展望:经过15年的接续奋斗,到2035年,基本建成文化强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均等化,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形成独具特色的新优势,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优质旅游服务为代表的高质量旅游供给更加丰富,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魅力花都、公园城市”的城市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完善,旅游业综合功能全面释放,人民群众旅游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文化和旅游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为建成甘肃文化和旅游贡献临夏力量,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临夏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1.旅游接待总人次(人次)

563.08

1500

预期性

2.旅游总收入(亿元)

27.4

80

预期性

3.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个)

1

3

预期性

4.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个)

0

1

约束性

5.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个)

0

1

约束性

6.省级旅游度假区(个)

0

1

约束性

7.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

870

900

约束性

8.每万人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次数(次)

10.8

12

预期性

第三章 优化发展布局

一、优化文化旅游业发展布局

抓住用好“甘肃最大机遇在于‘一带一路’”的重大历史机遇,构建宜居宜学宜商宜游公园城市的全域魅力空间。“十四五”时期,全面贯穿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重点构建“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多点”发展布局,全产业融合、全要素配套、全时空统筹,形成全域高质量发展的文旅强生动局面。

1.全面提升“一心”。以八坊十三巷景区为中心,擦亮“西北民族文化建筑的博览园”、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大观园等金字招牌,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文明旅游单位、民族民俗文化体验和城市休闲度假基地特色美食创新发展区伸民俗文化,串联整合红水河沿河资源,按照5A级标准、一体化打造“河州牡丹水街”衍生景观带,推动临夏市成为特色鲜明中国西部重要的旅游休闲城市全州智慧旅游区域枢纽“花儿临夏”文化旅游核心区甘肃文旅新地标。

2.文旅赋能“一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深化拓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挖掘提炼形成一系列可以推广借鉴的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验。发挥文旅融合优势,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培育壮大乡村文旅产业,推动群众实现“口袋”“脑袋”双富。提升公共文化阵地服务能力,新建县级数字文化馆1个、乡镇数字文化服务点4个和村数字文化驿站30个。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聚焦乡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春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大节庆活动节点,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村晚”以及戏曲进乡村等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建3-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常态化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拓宽非遗销售渠道,将优秀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壮大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折桥—南龙—枹罕—城郊”乡村旅游四大板块基本建成,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走一条家国情怀本色、田园牧歌底色、民营民富亮色、人间烟火气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全力助推全市文旅赋能型“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3.加快建设“两廊”。依托南山北塬、一水中流的独特山水格局着力提升规划理念、建设水平和整体品位,把南北高地从传统认知的“城市生态屏障”上升为“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城市景观绿道,承载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展示、高端服务以及对外交往功能,成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有序推进南龙凤凰山景区廊道建设项目,天文星空公园、星空主题民宿、童梦乐园、自驾车营地项目与凤凰山生态廊道串联起来;依托环城北路建设项目,加快北山综合治理生态廊道建设步伐,以北山公园整体升级改造为重点,规划建设文化品位高、生态环境好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项目。

4.着力打造“五园”。按照“一产围绕文旅调结构、二产围绕文旅出产品、三产围绕文旅搞服务、城市围绕文旅提形象、农村围绕文旅强基础”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与康养、体育、农业、工业、商贸等相关产业真融实促,加快培育旅游新兴业态,形成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裂变效应。打造“康养+农业”“康养+工业”“康养+医疗”“康养+旅游”“康养+运动”等综合性康养休闲项目——折桥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以“绿色生态+休闲娱乐+森林景观”为特色的生态文旅休闲项目——南龙休闲静谧园林化的凤凰山主题游乐园;以产业融合带动产品融合、市场融合“花卉+旅游”、“畜牧+旅游”等特色农牧产业与文化旅游业跨界融合的项目——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牛羊文化产业园和城郊花卉产业园。

5.辐射带动“多点”。高起点打造点状镶嵌、圈状集聚、类型多样、层次丰富城市公园体系。高水平建设人民公园、马家窑文化公园、临夏地质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万亩牡丹画卷公园、凤凰山文旅景区公园、折桥乡村旅游公园、文化体育公园、火车站站前广场公园、红星美凯龙临夏市爱琴海购物公园高品质建成绿水青山、诗意栖居、以文化人、绿色低碳、健康宜人、和谐共享的公园城市。加快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博物馆群、酒店群、河州水世界游乐综合体、精酿啤酒小镇等项目建设进度,形成多个文化旅游集群组团。着力打造流动的风景线,科学保护利用大夏河、红水河、牛津河水资源,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合理引水入城、引水入园、引水入景,形成“三河四环一泉”城市水生态景观。

二、促进全域统筹发展

1.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新方式,积极融入全州旅游“一环三线”大环线和回藏风情线,在规划统筹、环境共建、设施对接、产业联动、产品互补、品牌共赢、市场共管、联动招商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形成区域联动大旅游发展格局。探索与青海、宁夏、陕西、四川等省形成区域旅游联盟,聚力打造甘肃香格里拉文旅盟品牌。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弘扬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推出黄河文化精品展览,全力配合建设“青海—甘肃”黄河上游生态旅游示范区。

2.推动文化和旅游服务乡村振兴。把文化和旅游发展纳入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凸显临夏元素和乡土风情,优先把砖雕、木雕、彩绘等具有全市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嵌入民宿打造,重点培育体现折桥镇特色美食和乡野体验性、南龙镇乡村休闲娱乐性、枹罕花海主题观赏性、   八坊十三巷民俗观光性的民宿品牌,逐步形成“一村一特色、一家一主题”的民宿发展格局。建立完善的农家乐规模型发展奖励机制,重点扶持在折桥湾打造各具特色的30户农家乐样板户,供全市各农家乐经营户参考学习,结合自身优势,谋划打造、改造精品农家乐,持续扩大农家乐品牌效应,引导农家乐从数量型向精品型集群发展。积极动员有条件的农家乐经营户挖掘当地无公害果蔬、草鸡、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并设立旅游产品销售专柜,实现旅游价值。推动乡村传统工艺振兴,挖掘利用砖雕、木雕、彩绘等优势传统文化技艺,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工艺品牌。完善乡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加大乡村旅游风景道、乡村旅游驿站、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自驾游服务设施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依托乡村大舞台,常态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3.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科学把握城乡融合发展规律,着重将城乡文化建设、旅游发展同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与居民需求有效对接,保护城市文脉,挖掘乡村文化,以城带乡、以文化人,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乡情仍有归途,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加强城乡空间联系,以旅游通道为枢纽,以城乡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为节点,消除城乡空间分割,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城乡产业互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加快城市信息、资金、物资以及技术等资源向广大农村地区的流动,带动农村富足劳动力与土地资源要素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积极发挥城市带动作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文化和旅游互融互促。加大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树莓基地等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力度。

专栏1 城市品牌创建重点项目

全力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建成1-2个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开展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建成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2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5个乡村旅游精品景区,3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达到 7个。

第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一、 推进艺术创作繁荣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常态化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繁荣艺术创作,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艺术精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1.加强艺术创作引导。建立健全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长效机制,打造写生基地,艺术家创作采风基地和艺术振兴乡村基地等载体,鼓励艺术工作者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增进与人民的感情。坚持大中小型艺术作品兼顾,大力扶持中小型艺术作品创作。完善艺术创作生产演出资助、评价、奖励机制,用好国家艺术基金和其他基金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艺术创作和公益性演出。

2.推进艺术精品创作。坚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艺术工作的中心环节,尊重艺术创作规律,抓好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革命和历史题材、青少年题材的创作生产。实施艺术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艺术创作资源统筹,重点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国家重大战略和其他重大主题,创作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观赏性相统一的艺术精品,“十四五”期间,重点挖掘、整理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历史事件,搜集本地名人典故,整理史料实物,撰写人文传记,编著河州故事,大力宣传展示“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河湟雄镇”的历史文脉和美誉缘由。组建临夏市文化演艺公司,排练一批展现全市群众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奋进的精品旅游演艺节目。扶持创作如《花儿与少年》《我家在临夏》《牡丹之韵》《八坊人家》《回族宴席曲》《脚户哥》等大型实景剧和话剧,旅游旺季定期在主要景点、小剧场、大剧院开展演出。创新创作“遇见牡丹”,“大禹治水”等系列光影秀作品。精心创作集中展现新时代临夏人民精神风貌的歌曲,拍摄一系列反映临夏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社会发展、民族团结为背景的精品微电影、微视频,适时更新完善各类解说词和导游词,形成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河州故事”。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着眼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衡发展,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进一步夯实现阶段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和标准,强化保障能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体育公园、法治文化公园、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环大夏河健身步道、凤凰山登山步道、王坪健身步道;建设提升临夏市图书馆、文化美术馆、非遗中心;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升完善各镇(街道)文化站及村(社区)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逐年完成文化站及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工程,实现数字超高清广播电视全覆盖。拓展社区、街区、乡村公共服务空间,打造一批“城市书屋”“景区阅读亭”“露天小剧场”“文化驿站”等小微公共文化空间。扶持农民文化大院特色化、民间文艺团队多样化发展。持续做好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积极做好错时、延时和流动服务。

2.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组建临夏市文化演艺公司,拓展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功能,面向不同群体,开展体验式、互动式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探索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互为补充的实践方式和有效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研发文化创意产品。积极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将以河州贤孝、河州平弦、花儿为主题的慰问演出、文艺辅导、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送到百姓身边。统筹做好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大力培育乡村文艺骨干,着力提升乡村文化站、文化中心服务功能。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进一步完善“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机制。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和绩效考评制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率。

3.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精准把握群众文艺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开展重要主题创作,展现百姓生活,表达人民心声,抒写伟大时代。在建党 100 周年等重大节点和“七一”、国庆等重要节日开展主题文艺活动,旗帜鲜明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围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注入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创新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形式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组织举办省级花儿歌会、广场舞健身大赛、牡丹书画笔会、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承办中国超级模特大赛、西北五省演武大会、甘肃省青少年科技体育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甘肃省乡村旅游推介会;积极开展“书香陇原”全民阅读活动,力争将“翰墨飘香”赏牡丹写牡丹画牡丹写生采风打造为省级文化活动品牌。

4.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快建设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积极对接省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完善云平台数字文化内容,建设非遗线上展演、体育赛事直播等数字文化资源库,提升公共数字文化供给能力。加快推进临夏市馆藏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临夏市博物馆国家级文物数字化保护等项目,形成特色文献图书、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机制。启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智慧博物馆、数字艺术展示展厅建设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沉浸式”“互动式”服务。大力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推进“互联网+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应用新场景。

专栏2 公共文化艺术重点项目

优秀艺术作品创作。优秀艺术作品创作取得新的突破,力争获取国家级、省级艺术作品奖项。创编1-2个以世界级非遗保护项目“花儿”为主题的舞台剧、以胡廷珍事迹为题材的河州贤孝。创作《花儿与少年》《我家在临夏》《牡丹之韵》《八坊人家》《回族宴席曲》《脚户哥》等大型实景剧和话剧。创作系列主题光影秀作品。创作以河州牡丹为主题的书画精品。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新建黄河国家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人民公园、马家窑文化公园、天文星空公园、折桥乡村旅游公园、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环大夏河健身步道、凤凰山登山步道、王坪健身步道等。新建市文化美术馆、市图书馆、非遗中心,迁建市博物馆。新建10处城市“口袋”公园。打造30处“城市书屋”“景区阅读亭”“露天小剧场”“文化驿站”等小微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艺术数字化项目。建设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数字图书馆建设、特色文献图书数字化保护项目,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

专业艺术院团项目。组建临夏市文化演艺公司,提升公共文化艺术演出水平。

三、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实现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1.完善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实施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程,加强普查成果梳理认定和保存利用。建立文物资源管理制度和大数据库,推进文物资源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健全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管理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完善保护体系,制定保护措施,扎实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完善县、镇、村三级文物保护和可移动文物资源管理机制。

2.加强文物挖掘保护。不断提升对东公馆与蝴蝶楼、罗家尕塬遗址、王坪遗址、朱贵将军墓等文化遗址的保护水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改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状况。依法严格执行文物审批程序。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集中力量保护修缮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修复一批馆藏革命文物。建立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提高防护能力,严厉打击文物犯罪。

3.拓展文物合理利用。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加快实施王坪遗址公园和罗家尕塬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着力开展以马家窑标志性文化遗产为支撑的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活态展示和综合利用工作,打造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高地。加强王竑文化博物馆、朱贵将军墓等文物点的保护展示利用,合理配套旅游服务功能;全力实施好胡廷珍烈士纪念馆提升项目,做好党史文物保护展示,提升重大事件遗迹、重要人物旧居保护展示水平。增强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东公馆、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旅游服务功能,提高展陈水平。深入挖掘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断探寻新模式、新路径,努力培育活化利用新产业,为古建筑注入新的生机。加强文物与文化创意结合,开发特色文创产品,通过文创产品延续文物生命力、延伸文物传播教育功能,拓展文物利用综合效益。

4.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加强数字博物馆建设,发展智慧博物馆,推进博物馆运营、管理、展陈模式变革,提升博物馆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实施临夏市东公馆与蝴蝶楼文物修缮项目。开展博物馆绩效考评,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水平。引导规范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将非国有博物馆纳入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之中。

5.提高非遗保护与传承水平。不断健全国家、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完成临夏市黄河流域四级非遗项目调查工作,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建设。配合国家、省级部门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非遗濒危项目保护及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依托旅游业发展,将铜铸技艺、彩陶复制技艺等传统工艺以现场制作、展览展示、深度体验的形式融入沿线游客中心、乡村、农家乐、景点,培育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鼓励非遗特色景区发展。支持非遗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特色小镇。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创新开发具有临夏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促进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推介弘扬力度,利用新媒体手段,多平台、多维度、立体式开展非遗宣传推介活动,积极推动“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专栏3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重点项目

重点创建项目。全力开展枹罕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创建工作。编制完成临夏市文物保护规划。

文物保护项目。加大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护力度,完成东公馆与蝴蝶楼文物保护展示利用项目、东公馆和蝴蝶楼油饰彩绘项目、东公馆除通天楼外的16座建筑保护修缮项目;王坪遗址、罗家尕塬遗址、王竑遗址的保护性设施建设和安防工程、北寺照壁安防工程;红园牌坊油饰彩画项目,临夏市烈士陵园提升改造项目,胡廷珍烈士纪念馆提升改造项目。

非遗活态保护传承项目。新建临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改善提升文化广场。开展非遗三进活动(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新增8-10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传承研习所。利用花儿、河州贤孝、河州平弦等非遗传统音乐、曲艺项目创编3-5个反映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的新作品;举办2届非遗文创产品大赛;打造5个非遗主题民宿。力争新增国家级非遗传人1名,省级1名。

第五章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一、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发展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网络视听、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改造提升动漫、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业态。丰富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提高创意设计发展水平,促进创意设计与实体经济、现代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对接。改造提升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业态,推进动漫游戏业、电竞赛事业提质升级。推进文化与信息、工业、农业、体育、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加快牡丹文化产业园、牛羊文化产业园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激发文化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提高运营效率,优化布局结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向“专业化、特色化、创新型”方向发展,在提供个性化、多样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形成比较优势。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企业,扶持民营文化企业成长壮大。引进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传统线下文化企业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

、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

培育文旅新型消费,提升传统消费,持续培育消费增长点。挖掘夜间消费新功能,新建临夏市“河州味道”文旅美食街。依托八坊十三巷、人民红园、人民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和各文旅景点建设,大力发展假日经济、节会经济、夜间经济,引入现代消费新业态,做活“夜游、夜娱、夜赏、夜宴、夜购、夜宿”为体系的“六夜”产业迸发。培育体育+文旅消费,促进健康、促进全民参与。把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建设集合文创商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培训场所等多种业态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地。改造老花市花鸟市场古玩一条街、水泉巷副食品一条街、“河州味道”文旅美食一条街、新西路民族用品一条街、北大街民俗用品一条街等一批老旧街区,引导文化街、古城古街发展新型文旅商业消费集聚区。制定促消费优惠政策,举办消费季、消费月、数字文旅消费体验等活动,培育壮大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

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鼓励创意设计、规划建筑、园林景观等单位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鼓励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结合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为乡村建设提供创意设计支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加强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和营销,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农产品文化附加值。鼓励音乐工作者、音乐企业、音乐院校、音乐类行业组织等深入乡村采风、展演和对接帮扶,创编、提升,创作“花儿”为主题形式多样、内容健康音乐作品。加强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和活化利用。吸引各级美术院校、画院在王坪江牌村、杨家村、罗家湾村、妥家村等具备条件的乡村设立写生创作和展示基地,支持打造乡村摄影基地,提升乡村地区美术产业专业化水平。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推动砖雕、泥塑等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掘乡村传统节庆、赛事和农事节气,因地制宜培育地方特色节庆会展活动。

专栏4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

新型文化业态培育项目。培育2个旅游演艺项目。开发具有夏特色、主客共享的小剧场文化娱乐消费产品,对长期在剧场演出且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演艺剧目和演艺院团,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实施老旧文化街区提档升级项目提升改造老花市花鸟市场古玩一条街、水泉巷副食品一条街、“河州味道”文旅美食一条街、新西路民族用品一条街、北大街民俗用品一条街等一批老旧街区。  

着力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支持文化场馆、文娱场所、景区景点、文化街区(园区)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支持演艺机构举办线上活动,培育1-2个数字艺术体验场景项目。    

着力提高文创产品研发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意设计企业,举办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培育一批沉浸式体验项目。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景区景点等运用各类资源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培育2个沉浸式体验项目。

差异化品质化打造写生基地。建立江牌村、杨家村等一批乡村旅游采风、研学、艺术写生基地。

文化产业重点创建项目。创建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第六章  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一、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深度挖掘全市民族民俗文化、黄河文化、牡丹文化、非物质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临夏·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等一批旅游度假区和休闲假示范项目,东郊公园、万亩牡丹画卷、南龙凤凰山文旅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人民红园升级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折桥镇打造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构建形式多样的文旅产品体系。

文化体验游产品。深入挖掘以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砖雕、木刻、彩绘、铜铸、蛋雕为代表的民间工艺文化,以河州贤孝、河州平弦、天启棍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以牡丹、商贸、美食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大力宣传展示“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河湟雄镇”的历史文脉,将各类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景区开发、文化演艺、产品培育、线路设计、导游讲解等旅游全过程。积极开发“八坊十三巷—东公馆—人民红园—“河州味道”文旅美食街—茶马古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彩陶馆”民俗风情体验游线路,重点打造以文化展演、技艺体验、美食品尝等为核心的产品体系。

乡村休闲游产品。以大夏河沿岸和百里牡丹长廊建设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田园果乡、休闲农业、乡村观光、民俗文化、亲水度假、农林土特产等生态旅游产业,开发以“近水、赏花、品”为特色的田园山水赏析游、农事采摘体验游等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开发万亩牡丹画卷—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瓦窑迪乐园—南龙碧水苑—金色草滩—魅力折桥湾”田园农家体验游线路。促进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康体度假等业态的全面融合,积极开发乡村民宿、乡村营地、农庄度假、教育农场、农品购物、民俗体验等类型各异的乡村旅游主题产品。

历史寻迹游产品。深入挖掘以八坊十三巷、临夏红园、东公馆、蝴蝶楼、万寿观等为代表的近现代传统建筑文化,加大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打造古建赏析游、历史遗迹寻访游”文旅品牌。积极开发马家窑文化公园—万寿观—王竑博物馆—人民红园—八坊十三巷—东公馆—临夏市博物馆—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历史遗迹寻迹游线路,重点打造参观游憩、民俗体验、艺术品味、文化熏陶、研学科普、非遗体验等为核心的产品体系。

生态康养产品。深入挖掘南龙山森林资源优势,以王闵家村、杨家村、妥家村、罗家湾村为重点,大力发展自然风景观光游、森林生态康养游,连片打造集乡村田园观光、山地运动、游乐休闲、农事体验及老年人田园乡居等功能于一体的南龙生态休闲旅游产品。积极开发对大众旅游市场有强大拉动力的森林生态旅游类项目,构建以自然观光、野外探奇、休闲度假为特点的体验类旅游和以健体疗养、康复养生为特点的康养类旅游等生态游产品体系,开发“王坪村—枹罕山庄—凤凰折桥湾”生态观光休闲游线路,大力发展自驾游、山地体育赛事、森林氧吧、健康膳食等主题产品。

红色烽火游产品。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原则,依托胡廷珍烈士纪念馆、临夏市烈士陵园、红园团结堂等红色旅游资源载体着力打造革命圣迹缅怀游线路。推进革命历史纪念馆建设,提升打造胡廷珍烈士纪念馆等重点红色旅游景点,发展以红色历史场景再现为主的传统红色旅游产品。创新红色旅游资源利用方式,积极开发红色教育培训、红色研学旅游、红色军营户外拓展训练、红色旅游演艺、红色文化旅游节等新业态红色主题游产品。

二、提升旅游要素品质

打破围绕“游”为核心要素,配置“食”“住”“行”“购”“娱”等辅助性要素的传统局面,树立“每一个要素都是一种独立业态”的理念,鼓励各要素独立创新产品与服务,打造全新业态,延伸价值链条,促进旅游全产业发展。

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实施景区铸魂提质增效工程,突出“景区业态、内涵品质、综合功能、配套设施、管理服务”五大重点,推进景区转型升级、产品创新和要素聚集,提升景区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批高品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加快推进将八坊十三巷创建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折桥镇打造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人民公园、万亩牡丹画卷、南龙凤凰山文旅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围绕“魅力花都、公园城市”的城市定位,打造旅游休闲功能突出、旅游休闲产业完善、旅游休闲环境和谐的主客共享城市空间。科学规划城市休闲空间,提升城市广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城市文体活动公共空间,开发旅游休闲购物、美食酒吧等城市经营性休闲空间。丰富城市各类文化活动、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旅游休闲活动。推出一批夜间休闲游览项目和夜间旅游观光线路,丰富夜游八坊十三巷、人民公园、人民红园、茶马古市、义乌商贸城等夜间娱乐休闲区域为主的“夜游、夜娱、夜赏、夜宴、夜购、夜宿”旅游产品。以中天健广场、天元广场、义乌商贸城等为依托,打造具有鲜明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具备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公共服务等功能的主客共享街区空间。以文化为特色,加强街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升街区文化内涵和生命力;以旅游为附着点,用景区创建标准和旅游六要素概念优化提升街区环境和服务品质;以业态为核心,丰富现代化、多元化、个性化产品供给,提升街区吸引力和消费力。

促进旅游住宿业差异化发展。重点打造酒店群项目,持续提升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等传统住宿业态品质,积极开发主题酒店、旅游民宿等新型住宿业态,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层次旅游住宿体系。鼓励民间资本在南龙凤凰山等景区景点、枹罕等特色小镇和折桥村、罗家湾村等旅游村建设不同风格、特色鲜明的网红客栈、民宿驿站等,重点培育体现折桥镇特色美食和乡野体验性、南龙镇乡村休闲娱乐性、八坊十三巷民俗观光性的民宿品牌。成立临夏市酒店协会,大力推行品牌化管理、连锁化经营,促进夏旅游住宿规范化、品质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鼓励智慧酒店建设,创新旅游住宿体验。

推动旅游餐饮业内涵式发展。积极实施“文化+餐饮+旅游”工程,将历史文化、乡风民俗、自然生态等元素与餐饮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传统饮食文化,打造“河州味道 临夏美食”特色美食品牌。推进多元化旅游餐饮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由星级饭店、特色餐饮、精品餐馆、农家乐餐饮、“河州味道文旅美食一条街等各种档次、不同类型组合的旅游餐饮结构,适应各游客的饮食需要。打造具有临夏特色的旅游餐饮品牌体系,加大对手抓羊肉、临夏锅盔、河包子、馓子馃馃、甜麦子八宝盖碗茶等特色餐饮的挖掘和包装力度,积极推进创新研发,推动打造“甜麦子茶饮”、“八宝盖碗茶”、“花儿精酿树莓啤酒”等网红饮品“河州老八样”、“河州牛羊宴”、“河州牡丹宴”等系列特色精品宴席,形成地方特色餐饮体系,营造精致餐饮空间,优化特色餐饮体验。推广八坊十三巷保护改造经验,建设一批多元化、融合型特色餐饮街区。开展旅游特色餐饮体验店、旅游特色餐饮厨师定期评比活动。举办各类文化餐饮体验活动,扩大夏美食知名度。到2025年,建成一批特色餐饮街区,培育一批知名夏特色美食品牌店。

推进旅游商品业智创式发展。依托夏特色资源,融入临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域特色,做特商品,做足文化,做强品牌,做大产业,打造夏伴手礼”品牌。积极促进旅游商品设计与研发,依托牡丹、八宝茶、牛羊肉、乳制品等特色资源,结合非遗项目临夏砖雕、雕刻葫芦、民族刺绣、仿古彩陶,打造文化内涵丰富、时尚气息突出的夏旅游商品系列。建设特色旅游购物街区和购物场所,优化旅游购物环境。依托主要旅游景区,加快建设一批主题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推动建立集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专业化旅游购物中心。建设多样化的旅游购物平台,推进旅游商品直销中心和文创产品馆建设。

丰富主题化休闲娱乐项目。大力开发夜间旅游,加快培育影视娱乐、康体疗养、瑜伽美容等专业化程度高的休闲娱乐业态,拓展休闲娱乐项目。围绕“夜游有景”,开发夜游大夏河、夜游八坊十三巷等项目,不断丰富夜游观赏活动;围绕“夜食有味”,打造以河州味道文旅美食一条街为依托的特色鲜明、牌面统一、价格合理、靓丽整洁的美食文化特色街区;围绕“夜娱有乐”,开发科技灯光秀、乡村灯会灯展、乡村小舞台、漫步公园之夜等多元化夜间项目。积极策划影视表演体验,依托八坊十三巷、义乌广场、中天健广场等区域筹划影视秀、场景演出等活动,活跃文化旅游消费和夜间旅游经济。

构建便捷通畅的交通网络。积极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拓展新功能、开发新产品,形成新业态。加快环城北路、G310至G568连接线、兰合铁路临夏站、G1816乌玛高速临夏西互通立交工程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多元外部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中心交通—旅游公交/旅游自驾—景点”的交通换乘系统建设,实现各种交通方式有效对接;积极融入“一环三线”自驾游旅游大通道,打造“快旅慢游”旅游交通网。重点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布局,以刘临路和民主西路为基础,建设折桥村—临夏汽车站—枹罕镇的旅游专用通道;以南滨河东路为基础,建设大夏河滨水旅游专用通道;以迎宾大道、解放南路、团结路为基础,建设南龙到万寿山公园的旅游专用通道;形成城区南北旅游环线。开辟环临夏市主要景区旅游公交环(专)线,设计开发畅游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八坊十三巷、东公馆、百里牡丹长廊、人民公园、人民红园等主要景点的观光游览专线,加快华寺西路停车场修建进度,打造市内旅游集散地和交通输转中心。推进四镇乡村景区主干道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实施。设置供游客多元体验的交通方式,推进城市公园体系慢行绿道与登山健身道建设,加快提升旅游区内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完善交通枢纽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标识引导系统等设施,增强自驾游服务等功能。鼓励在干线路侧空间富裕范围设置驿站、简易自驾车房车营地、观景台等设施,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优化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布局和功能,将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咨询中心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深入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建设一批规模较大、档次较高、设施完备、管理到位的旅游厕所,增加旅游厕所密度,在重点景区建设第三卫生间,达到旅游厕所数量充足、覆盖城乡的目标。高质量推进折桥湾旅游示范区等旅游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打造镇村景区观景台、栈道、田园景观小品、休憩座椅、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等附属设施,有序推进乡村主要景点村道翻新拓宽、停车场改扩建和主干道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实施完善旅游交通配套体系,建设功能齐全、规模适中的公路服务区加强节假日高速公路和景区道路交通组织,增加公共交通运力,及时发布景区拥堵预警信息。合理设置交通标识和旅游标识系统,在高速公路出口、迎宾大道、市县快速通道等主要路段设置标识牌;在景区、车站、道路等完善中英文对照国际通用旅游标识,建立特色鲜明、符合国家标准、覆盖城乡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旅游指示标识和引导标识。鼓励有条件的镇村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思路,完善交通引导、信息咨询、应急救援等服务功能。谋划建设游客中心、旅游购物店、特色驿站、自驾游营地等功能服务项目。

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利用乡村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1.优化乡村旅游发展布局。依托全市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构建农文旅一体化、集群化、差异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四大板块折桥板块,按照“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的布局,依托甘肃特色气候小镇和折桥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字招牌,突出气候条件、水文景观、盖碗茶文化、爆炒鸡美食等特色资源,叫响做大“魅力折桥湾”旅游品牌。引进天元、东太等州内有实力的企业,精心组织实施好水上乐园、树莓种植基地项目,加快折桥湾旅游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折桥大院、折桥湾休闲旅游康养综合体、折桥镇乡村旅游生态研学基地、九眼泉综合保护开发、九眼泉绿色无公害采摘园、河州花之约花卉博览园、折达路沿线生态绿廊、大庄智慧农业示范园、慈王农庄二期等项目,以折桥、祁牟、慈王、大庄等村为重要节点,集中连片、串点成线,形成集农耕体验、休闲采摘、特色美食、生态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小环线。南龙板块,按照“休闲静谧园林化的凤凰山主题乐园”的布局,依托卧龙山、凤凰山、南龙山的自然风光和向阳花海、金色草滩、杏花岭等现有旅游景点,沿罗家湾、杨家、妥家、王闵家村加快推进凤凰山文旅景区建设,配套建设绿化景观、停车场、登山健身步道、公厕等附属设施。积极引进豪富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投资建设凤凰山文旅景区、凤凰山“童梦世界”主题游乐园、生态康养基地、宾馆酒店、生态民宿等项目,努力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争取实施南山造林绿化工程、南龙金银花基地、碧水苑王家磨垂钓园、南龙一条街改造提升、高邓家旅游景区、南龙康养小镇、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枹罕板块,按照“牛羊文化产业园”“牡丹文化产业园”的布局,建设运营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努力建成全州建设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示范带动能力最强、发展后劲最足的高新花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依托牡丹、芍药等花卉种植资源和河州小镇、王坪江牌花海等景区景点,采取“科研+龙头+基地”的模式,重点实施牡丹芍药种植基地,加快建设集牡丹芍药育种育苗、产品研发、展示展销为一体的牡丹科技园,配套产业园道路拓通改造工程,形成从育苗到种植、从销售到加工的牡丹全产业链条。结合北山综合治理生态廊道项目,积极推进枹罕山庄旅游综合开发、王坪旅游综合体、江牌田园小镇、康养休闲垂钓中心、西郊公园等项目。城郊板块,按照“花卉产业园”的布局,依托群众种植经营花卉的传统优势,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整合土地资源和200多户花农,引进燎原集团在城郊镇堡子村建设种苗繁育、市场销售、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花卉产业园”,形成集花卉交易中心、花卉栽植培育基地、盆景园、商业街四大板块为一体的城市花卉市场,配套建设周边道路和风貌改造建设。继续推进瓦窑迪乐园二期项目建设,打造集体育、竞技、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休闲体育公园。

2.打造“乡村周末微度假”品牌。打造以生态为依托、以文化为内涵、以乡村为载体、以活动为特色的“乡村周末微度假”品牌,推动全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提升“乡村周末微度假”设施品质,依托乡村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挖掘乡野村趣,着力创意策划。积极申报陇原品牌民宿建设项目,打造主题精品民宿与特色乡居品牌。优化“乡村周末微度假”环境,推动枹罕田园小镇、折桥康养小镇、南龙金色草滩生态小镇、城郊花卉小镇等项目建设。丰富“乡村周末微度假”活动,开发农事体验、乡间赛事、特色餐饮、艺术采风等新兴旅游业态。面向本地及周边市场,积极推广“乡村周末微度假”品牌,大力拓展陕甘青宁市场。按照《“陇上乡遇”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品牌建设要求》《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要求》,将我市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5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重点村1个,达到国家4A级标准的乡村旅游景区1个,形成1条西部知名乡村风景道。

3.促进乡村文创产业发展。发展乡村文创产业,用文化唤醒乡土,用创意激活乡村,促进传统村落“人来、村活、业兴、文盛”。实施乡村文创招才引智项目,吸引高水平文创专家、艺术团队驻村创作创业,打造艺术驻创基地、摄影写生基地、高校社会实践基地等。积极开展乡村文创培训项目,引导农民提升艺术创作水平,促进乡村文创商品提质升级。创新乡村文化空间和商业空间,建设乡村美术馆、乡村博物馆、个性化书店等,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围绕乡村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俗表演等,开发乡村节庆品牌、乡村旅游演艺节目等,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服务。

专栏5 完善现代旅游产业重点项目

重大文旅游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建设马家窑文化公园暨博物馆群建设项目、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项目、临夏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等20个重大项目。

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增示范性旅游厕所20个。新增20处残疾人、老年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设计推广临夏市旅游标识系统。重点打造镇村景区观景台、栈道、田园景观小品、休憩座椅、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等附属设施。

区域旅游交通重点项目。构建“一环三线”的自驾游旅游大通道。建设“折桥村-临夏汽车站-枹罕镇”等4条旅游专用通道。

乡村旅游升级项目。构建临夏市乡村旅游四大板块——折桥板块、南龙板块、枹罕板块、城郊板块,重点建设折桥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南龙休闲静谧园林化的凤凰山主题游乐园、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牛羊文化产业园和城郊花卉产业园等5个项目。打造临夏“乡村周末微度假”品牌。建设1个艺术或文创主题乡村,5个乡村博物馆或美术馆。培育10精品民宿1个民宿集群,1个国家级甲级民宿,5家乡村旅游合作社和2家乡村旅游龙头企业。

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将我市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5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重点村1个,达到国家4A级标准的乡村旅游景区1个,形成1条西部知名乡村风景道。

第七章  推进文化和旅游全业态融合

顺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文化和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促进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

一、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打造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传播文化特色的双生共赢良好局面。

1.以文塑旅,提升旅游的品质和内涵。依托文化文物资源培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业态、增强产品吸引力,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发展,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旅游精品;将民族民俗文化、黄河文化、非遗文化等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景点开发与建设,使文化成为景区景点金字招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纳入旅游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使临夏旅游成为精神之旅、文化之旅。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鼓励旅游场所丰富文化服务功能,增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内涵,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

2.以旅彰文,扩大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发挥旅游公众参与多、传播范围广、市场化程度高等优势,用好景区、景点、导游、游客等媒介,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好临夏故事,让旅游成为文化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窗口。积极推进博物馆、图书馆、剧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等丰富旅游功能,培育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鼓励艺术院团与重点旅游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高的专场剧目。

3.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创意设计、演出、节庆会展等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实施乡村旅游艺术提升计划行动,设计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性和互动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各环节,支持利用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鼓励各乡镇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塑造“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充分开发民间文化艺术研学游、体验游等产品和线路。全面推进“创意下乡”,有效提升旅游商品开发水平和市场价值。 

二、促进文化和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

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协调发展,通过“文化做内容,旅游做市场”,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价值。

文旅+康养 积极布局康体养生产业,延伸旅游服务,实现养生保健与旅游活动的融合提升。大力开发森林康养旅游、避暑夏令营等旅游产品,依托南龙山森林公园,着力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休闲游憩等森林康养服务,把康体养生”主题贯穿于产品设计、开发、宣传、营销等多个环节。深入挖掘花卉文化、森林文化、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内涵,将食疗、药疗、静养心疗、物理疗养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筹划举办森林浴、中医保健理疗、芳香疗养、艾灸按摩、健康讲座、养生文化论坛等康养文化主题活动。加快推进康养小镇创建,南龙镇依托南龙山森林公园天然氧吧自然条件,打造南龙综合康养小镇;折桥镇以慈王农庄为重点打造特色文旅康养小镇;枹罕镇依托王坪牡丹基地、河州小镇、江牌芍药花海、王坪遗址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田园农庄康养小镇。

+体育 积极推进运动型项目的培训和体系产品开发,研发专业培训体验课程,做大特色文化体育旅游。加快临夏市东区全民健身中心、临夏市综合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持续打造环河健身步道长廊,加快推进临夏游泳馆项目尽早落地实施。依托东郊公园优越的环境条件,加快实施东郊体育公园项目。学习借鉴东营市、张家口冬奥小镇等地区新型文化体育活动举办经验,积极谋划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影响面广的覆盖城市和乡村的体育赛事,积极举办甘肃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西北五省区青少年演武大会、省级以上篮球赛、足球赛,开展青少年体育汇和城市定向赛等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创新性体育活动,挖掘民间传统竞技比赛等新型大众体育活动,让旅游景点、文化品牌“活”起来,不断提升体育旅游的影响力。争取创建具有一定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强、经济和社会效益突出的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文旅+教育 充分挖掘利用全市地质遗迹、文化遗产、非遗文化、博物馆等旅游资源,建设一批科普、观赏、体验、励志、文化型的研学旅行基地。开发以临夏世界地质公园、临夏市博物馆、天文星空公园、马家窑文化公园、彩陶馆等建设知识科普型研学点;凤凰山文旅景区、八坊十三巷、东郊公园、人民红园、东公馆等建设生态旅游型研学点;以砖雕、蛋雕、泥塑、刺绣、铜铸、雕刻葫芦等建设非遗技艺传承型研学点;以胡廷珍烈士纪念馆、东公馆建设红色励志型研学点;以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花卉产业园、慈王农庄、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等建设科技农业体验型研学点。通过打造亲子研学、研学旅行,进一步推动旅游+教育深度融合。

文旅+会展 充分依托河州会展中心等资源,积极承办大型商务会展活动,持续举办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冬春季文化旅游节等自有品牌节会,积极争取筹办省级乡村旅游推介会、国际民族用品博览会等省内、国内大型节会,不断拓展学术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各类行业展会,扩大会展经济效应。提升临夏国际美食民族用品博览会的规模和水平,将其打造成国内品牌展会。

文旅+商贸 依托中天健广场、天元广场、义乌广场等经济片区,打造集文化体验、时尚休闲、体育健身、美食品尝、娱乐购物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商贸旅游经济区。加大民俗文化与商贸产业的联动,谋划举办临夏市茶马古市特色产品交易会,积极筹建集创意、制作、体验、展示、销售为一体的仿古彩陶创意产业基地,向外推出一批本地特色商品,依托交易会平台创造商品价值。以八坊十三巷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为契机,引进知名商贸企业和特色商品入驻景区,进一步丰富景区商品种类,优化提升销售档次和商品结构。

文旅+工业 积极探索临夏工业旅游新模式,大力传承发展地毯、刺绣、砖雕、木雕、铜器铸造等民族民间手工技艺,发展具有临夏特色的民族特需用品,将古河州酒厂酿造,兴强、学和民族地毯手工制作,占林酱醋传统麸子醋制造等传统工业工艺与文旅深度融合,创新打造适应个性化、体验性和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开发生产工艺参观、工业科普、展馆产品展示、工业文化展示、产品体验中心及购物专卖店等。通过塑造工业旅游主题名片,打造临夏工业旅游。

专栏6 文旅和相关产业融合重点项目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建设3-5个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塑造临夏市“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特色品牌。

文旅+康养项目。以康养小镇建设为引领,重点建设南龙综合康养项目、折桥特色文旅康养项目、枹罕田园农庄康养项目。

+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文旅体育融合性项目,着重建设临夏市东郊生态公园—体育公园,凤凰山健身登山栈道、仙人滩登山健身栈道、南龙山森林公园森林步道等18条健身步道项目。培育发展5个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增加休闲度假旅游吸引力、丰富产品形态、提升产品品质。创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2处。

文旅+教育项目。开发知识科普型、生态旅游型、非遗技艺传承型、红色励志型、科技农业体验型等5条研学旅行线路,创建2个省级研学旅行基地、2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研发10个以上研学旅行课程。

  构建旅游市场营销体系

积极开辟客源市场,创新营销理念,加大新媒体营销力度,全面创新旅游营销推广工作。

一、开拓客源市场

紧扣旅游消费市场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多元化的需求,细分市场客群,实现精准营销。找准旅游市场定位,充分发挥临夏作为回藏风情线节点区域优势,依托省内外文化交流、旅游节会,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等活动,将全市独特的地理优势、特色名优小吃、民族民俗文化和持续增强的旅游承载能力推向游览回藏大环线的客流群。挖掘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四季分明自然景观,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玩雪”来临旅游“指南”,制定客源市场开发规划和工作计划,近程旅游以兰州、甘南、定西等城市为核心,中远程旅游以陕西、青海、宁夏、四川等省区为核心,通过“东西协作”渠道,逐步扩展到济南、厦门等地区,稳步扩大旅游客源市场。

二、创新营销方式

把握全媒体时代特点机遇,发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功能,创新临夏旅游营销方式,提升旅游营销能力。大力推广新媒体营销,充分发挥市融媒体中心宣传矩阵、临夏市文旅之声媒介作用,利用短视频、直播、微信、微博等渠道,全方位、多层次、不间断开展“短、平、快”宣传推介,增加魅力花都、公园城市”和“河州味道、临夏美食”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曝光率、点击率。大力开展全员营销,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主动参与文化和旅游推介活动,共同促进临夏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大力实施精准营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客源市场、不同消费群体,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推送个性化特色产品。大力促进主题营销,开展特色主题营销;优化节庆活动,开展节事主题营销,继续高规格举办芍药牡丹花海节、金色草花节、向阳花节、农民丰收节、枹罕山庄梨花节等一系列乡村文化旅游活动,进一步提升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依据季节特点,开展四季主题营销。扩大与在线旅行经营商(OTA)和知名电商合作力度,积极参与国内外知名旅游展会活动。

三、推进区域合作

探索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新方式,以旅游客流、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互联互通为支撑,以品牌互建、市场互推、产品互销、游客互送为目标,构建旅游资源共融网、旅游交通互联网、旅游营销互动网、旅游市场共享网。促进与周边区域旅游信息交流与互动,实现旅游大数据共享。积极融入全州旅游大环线和回藏风情线。在规划统筹、环境共建、设施对接、产业联动、产品互补、品牌共赢、市场共管、联动招商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形成区域联动大旅游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内经典品牌景区合作,打造“一程多站”自驾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对照济临东西部文化旅游协作和厦临友好协作,抢抓东西部文化旅游协作机遇,积极争取东部地区对全市文旅发展在文化交流、旅游活动、培训交流、产业合作、资金援助、项目支持、营销宣传、旅游消费帮扶等方面的支持援助,学习借鉴东部地区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依托人才和经验交流借智作为,依托资源优势和拓展营销借势发展,依托产业扶持借力推进,推动东西部文化旅游深度协作,实现产业互补、游客互推、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全面提升文旅协作水平,推动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水平

全面推进科学技术深度融入文化和旅游领域,深化科技在生产、传播、消费、监管等各环节的应用,从而促进生产方式、体验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推动临夏文化和旅游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一、完善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

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云、网、端”设施。促进文化和旅游场所实现通信信号、免费无线网络、视频监控全覆盖。加快提升八坊十三巷、东公馆与蝴蝶楼等各类旅游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水平。推动文化场所、旅游景区内部引导标识系统、解说讲解系统、智慧旅游监管平台、旅游厕所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强化新建文旅项目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建设,加强对旅游资源、设施设备和相关人力资源的实时监测与管理,推动无人化、非接触式基础设施普及与应用。

二、提升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治理水平

依托临夏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中心项目,加快建设临夏文化和旅游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促进形成信息化、智能化服务监管格局。着力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街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旅游服务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旅游场景化建设。建设文化旅游大数据中心优化平台板块功能整合公安、城管、银联、交通、气象、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数据借助云上河州城市大脑智慧文旅功能提高全市旅游大数据的全面精准化分析、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专用道路、旅游厕所及旅游景区、度假区内部引导标识系统等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借助二维码、微信小程序、导航APP等智能服务推动吃、住、行、游、购、娱等信息全面实现网络一体化、数字智能化为广大游客提供便捷、优质的玩转临夏智慧服务全面实现一站式服务一部手机游临夏等全域智慧旅游模式。强化数据挖掘应用,利用大数据提升文化和旅游决策管理水平,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危机能力。

三、创新文化和旅游数据场景应用

积极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鼓励市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运用数字化存储、开发和利用技术,建设优质馆藏资源数据库,开发特色数字文化体验产品。加快文化场馆智慧化建设,综合运用5G、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技术开发全息欣赏、虚拟展示、智慧导览、沉浸式体验等服务,拓展虚拟现实、互动体验等应用场景。支持文化单位利用社交媒体、应用程序(APP)、短视频平台及其他主流网络平台,开发面向公众的文化艺术数字教育内容。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引导景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普及智慧化服务,完善非接触式服务。健全景区智能调度和应急管理平台,实现景区客流精确预测和科学导流。提升旅游景区数字化预约能力,推广电子票、云排队等在线预订新方式,实现“限量、预约、错峰”入园游览。主动融入数字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数字化建设。

  完善市场治理体系

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文化和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一、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文化和旅游行业“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继续放宽准入限制,有序下放审批权限。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加大对文艺作品、文创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创新服务,支持各类文化和旅游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二、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深入开展平安文化市场建设,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审核机制,加强线上线下内容审核及动态监测,加强演出、艺术品、网络表演、网络音乐、游戏游艺、歌舞娱乐行业内容源头治理,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依托全省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建立旅行社动态管理机制。健全旅游住宿业标准的监督实施机制。建立便捷高效的旅游投诉受理和反馈机制。

三、构建新型监管机制

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规范在线旅游经营服务,对在线旅游等新兴业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创新旅游景区监管手段,落实“错峰、预约、限量”要求,提高智慧化监管水平。推动旅游饭店创新经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行业形象。建立文化和旅游市场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实施风险评估和预警。

四、强化市场执法监督

全面落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完善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综合执法管理体制。建立和实行“1+3+N”旅游综合执法模式,建立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部,组建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管所3支专业执法队伍,建立健全旅游综合治理机制,交通、应急、消防、卫健等部门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综合施策,旅游安全和市场秩序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文旅产业新格局。严格实行综合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统一执法服装、执法标志、执法文书、执法证件,加强队容风纪管理,严格廉政纪律。建立跨部门执法检查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共享执法信息、证据材料等,提高监管效率。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合理范围内设置的营业性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检查力度,开展“不合理低价游”综合治理行动,维护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稳定。加大重大案件督办力度,从严查处含有违禁内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五、加强安全能力建设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严守政治安全和生产安全两个底线,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坚持行业管理职能与安全监管责任相统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健全防范化解机制,强化源头管控,严格风险评估,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建立文化和旅游领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健全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救援体系,加强旅行安全提示。强化安全能力建设,开展行业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推动扩大旅游保险覆盖范围,提升保险理赔服务水平。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加大对公众宣传引导力度,提升安全工作水平。

六、深入推进文明旅游

以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文明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提升从业人员文明素质和文明旅游工作水平。积极推动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单位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在文明旅游宣传和弘扬时代新风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文明餐桌”“理性参团”“绿色出游”等系列活动,引导游客树立文明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文明习惯。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多方式开展文明旅游宣传,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第十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环境质量底线、把住资源利用上线,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推进文化和旅游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文化和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资源保护意识

严格落实省上文化和旅游领域的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做好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优化文化和旅游项目的选址,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对在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内的文化和旅游建设项目,依法依规办理相关准入和用地手续。强化环境教育,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者的生态环境教育,引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意识。

二、引导绿色旅游发展

实施绿色引导工程,在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民宿客栈、文化场馆等各类文化和旅游企业开展绿色发展示范,通过节水节电、绿色低碳升级改造项目等,引导文化和旅游企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建设要因地制宜,鼓励采用节能、轻型、可回收利用的材料设备。鼓励在主要景区和文化场馆建设生态停车场、生态厕所、充电桩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接驳车。

三、控制旅游发展环境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的文化和旅游活动实施类型限制、空间管控和强度管制。旅游项目要严格按照生态保护需要进行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加强对文物及周边环境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监管力度,扎实做好考古工作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游客容量调控制度,严格限定游客数量、开放时段和活动规模,健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其他保护管理制度,严格评估游客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

第十 保障措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更好履行政府职责,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将文化和旅游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人民群众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发展格局。市委、市政府建立文化和旅游工作领导包抓机制,加强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统一领导。文旅部门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实施。各相关部门依据职责,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全力支持文化旅游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深化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内部运行机制。继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管理好文化市场。加快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拓展发展新空间。鼓励文物单位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营,促进文化遗产活化形态创意设计。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夯实文化和旅游统计基础,完善统计制度,提升统计服务能力。

三、强化政策支撑

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全域旅游发展、旅游宣传推广、文化和旅游消费等方向的资金保障力度。紧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专项债券、新基建、文旅康养、数字经济、兰白西城市群发展及东西部协作等一系列政策导向和支持重点,加强与济南市中区、厦门等发达地区的衔接力度,加大在文化旅游领域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力度。建立市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用于支持承办地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健全财政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做好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的立项、实施,推进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智慧旅游等建设。

自然资源部门重点保障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土地供给,优化经营性旅游项目用地政策,研究出台乡村旅游“点状供地”政策。住房城乡建设和文物部门在城乡建设中要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部门完善以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为骨架、乡村旅游公路为补充的旅游交通网络,持续提升公路交通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支撑保障和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新格局。

统计部门牵头完善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健全文化旅游数据核算体系。其他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全力支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加强人才建设

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乡土人才培养步伐,造就一支结构更优、素质更高的新时代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全面落实聚才留才各项优惠政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品德和业绩导向,培养一批高层次文化和旅游人才。推动全文博系统更多人次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临夏州领军人才。实施新时代文化艺术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培养一批文化和旅游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建立文化和旅游人才高地,推进学术交流和智力支持。积极构建临夏市文化和旅游智库,设立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首席专家制度。组建临夏市乡村振兴专家人才联合服务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根据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十四五期间引进相关专业人才10名。

夯实基层人才队伍,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持续开展旅游服务新观念、业务技能、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培养旅游专业队伍,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举办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大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升、“金牌导游”评选等活动,全面提升旅游质量发展水平。实施文旅人才传承培育计划。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扶持一批新型职业“旅农”,培养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实施文化工作者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专项,为基层选派、培养文化和旅游工作者。

五、加强评估考核

各有关部门要分解细化目标任务,确定责任领导,制定实施方案。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明确具体举措和工作进度,抓紧推进。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跟踪分析,形成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可追溯、可评价、可验收要求,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评估制度。适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评估。要加强对本规划的评估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

市委办发〔2022〕73号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