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镇街道部门信息

序号 标题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临夏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23年)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交和接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甘肃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有关规定,编制本指南。

一、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及范围

市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包括市政府及市政府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以下统称为市级行政机关)、各镇街道。市政府办公室为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临夏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府信息中心,承担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市政府信息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除以下信息外,其余政府信息应当公开:

(一)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

(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

(四)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五)单位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

(六)市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该公开的从其规定)。

二、信息公开的主体及方式

(一)主动公开

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向社会主动公开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制发的非涉密类政府信息。主要包括:

1.市政府“临市府发”和市政府办公室“临市府办发”文件中宜于主动公开的文件。

2.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情况。

3.非涉密的市政府重大活动。

4.非涉密的领导活动、讲话。

5.非涉密的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内容。

6.市政府人事任免。

7.非涉密的市政府重大督办事项。

8.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信息。

9.市政府及其工作机构的领导人员简历、职务、分管工作、机构职责等信息。

公开形式:

1.临夏市人民政府网(网址:http://www.lxs.gov.cn)和“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公开政府信息。

2.市政务公开专区查阅(点击查看: 临夏市政务公开专区详情)。

3.其他方式。

通过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公开政府信息。

市政府授权市政府部分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负责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市发改局负责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2.市财政局负责发布市级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3.州生态环境局临夏市分局负责发布环境质量公报;

4.市统计局负责发布统计公报;

5.市司法局负责发布市政府规章;

6.依照有关规定应当公开的市政府的其他信息。

市政府其他部门按职能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责任部门:市政府职能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各镇街道)

2.公共法律服务。(责任部门:市司法局)

3.行政审批。(责任部门:市政府职能部门及各相关单位)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责任部门:市统计局)

5.市列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及实施情况;市政府制定价格信息,查处价格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违法违规行为情况。(责任部门:市发改局)

6.市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和实施情况。(责任部门:市财政局)

7.市级部门预算决算、“三公”经费。(责任部门:报送市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的市级部门、单位)

8.保障性住房信息。(责任部门:市住建局)

9.招投标有关信息。(责任部门:市级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投资项目审批核准部门、有关资质资格认定部门)

10.征地拆迁信息。(责任部门: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房征中心)

11.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市发改局)

12.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办理情况。(责任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市级部门、单位)

13.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依据、条件、程序以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责任单位:具有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的部门)

14.乡村振兴、教育、医疗、优抚、社会保障和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责任部门:市乡村振兴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残联)

15.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责任部门:临夏州生态环境局临夏市分局、市卫健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

16.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理情况;(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卫健局、市公安局、市地震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

17.公务员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条件等事项以及录用结果;(市人社局)

18.公益事业的投资、建设和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19.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非涉密情况;(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

20.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公开时限:各部门应当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调整更新,明确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并通过临夏市人民政府网、信息公告栏、电子屏幕、报刊、广播、电视、政务新媒体以及其他便于公众及时获取政府信息的载体公开信息。以上信息的公开时限为自信息产生或变更后的20个工作日内。

三、依申请公开

除上述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其中,公众向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按以下方式办理。

(一)受理机构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受理公众向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向各部门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可以在临夏市人民政府网在线申请或到受理机构当面申请。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08:30-12:00,下午14:30-18:00(法定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咨询电话:0930-6320972(咨询电话)0930-6320975(传真)

通讯地址:临夏市人民路1号

邮政编码:731100

(二)申请方式

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人可通过受理机构联系电话咨询相关申请手续。为提高处理效率,申请人对所需信息的描述应详细、明确。

1.书面申请。申请人可通过信函等形式提交申请。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字样。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单位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2.互联网申请。申请人可在临夏市人民政府网在线提交申请。

3.当面申请。申请人可以到受理机构当面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并填写《申请表》。

为了提高申请的处理效率,申请人应对所需政府信息尽量描述详尽、明确,如提供该政府信息的名称(标题)、发布时间、文号或者其他有助于确定政府信息内容的提示;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申请时应当出示申请人、代理人有效证件以及授权委托书;申请人应当将所取得的信息用于合法用途。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室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但申请人可通过电话咨询申请程序。

(三)申请受理

1.申请处理

受理机构收到申请后,将进行登记和审核。经审核申请的内容描述不明确,受理机构将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经审核申请符合受理各项规定的,受理机构将根据《条例》第三十六条之规定分别作出答复。

2.申请受理时间

(1)申请人当面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提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2)申请人以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签收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以平常信函等无需签收的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于收到申请的当日与申请人确认,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3)申请人通过互联网渠道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传真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双方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四)申请答复

1.答复的期限。受理机构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将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将于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将按程序报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受理机构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

(五)申请费用

受理机构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一般不收取费用。但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的,受理机构将收取适当费用。依据省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19年版)精神,具体收费办法待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制定后公布。

四、政府信息公开审查

对于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县级行政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不能确定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公开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五、监督方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1.临夏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单位名称: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0-6325958

通信地址:临夏市人民路1号

邮政编码:731100

2.行政复议

单位名称:临夏市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930-6313332

通讯地址:临夏市人民路1号

邮政编码:731100

3.行政诉讼

单位名称:永靖县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930-8831276

通讯地址: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镇富民路(无门牌号)

邮政编码:731600

4.监察机关:临夏市监察局

投诉电话:0930-6320967

通信地址:临夏市东区市政府统办楼9楼

邮政编码:731100

 


市长
刘尚增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刘尚增,男,汉族,197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学历党校研究生
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
副市长
  • 陈占奎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常务),陈占奎,男,回族,1968年7月,中共党员,学历本科。
    协助市长处理市政府日常工作。协助市长负责审计方面的工作。负责财政、自然资源、征地拆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震减灾、防汛抗旱、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为民办实事等方面的工作。
  • 苏瑞刚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挂职),苏瑞刚,男,汉族,1975年12月,中共党员,学历大学
    负责济南对口帮扶协作工作。
  • 刘振宇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挂职),刘振宇,男,汉族,197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学历硕士研究生
    负责外事、依法行政、司法、民政、退役军人事务、科技、地方志、民族宗教、残疾人事业、群团、驻军等方面的工作,统筹做好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牵头联系中央定点帮扶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
  • 孔仙月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孔仙月,女,汉族,1978年1月,中共党员,学历大学
    负责教育、卫生健康、疫情防控、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 马旭凯
    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旭凯,男,回族,198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学历本科
    负责“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政务公开、数字政府建设、发改统计、工业和信息化、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市场监管、通讯等方面的工作。
  • 马永杰
    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永杰,男,回族,198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学历党校研究生
    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水务等方面的工作。
  • 马继超
    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继超,男,汉族,197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学历大学
    负责维护社会稳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物业管理、园林绿化、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 马虹
    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虹,女,汉族,198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学历大学
    负责统计、商务节会、美食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工作。
政府工作机构
政府组成部门
事业单位
二级单位
直属单位
镇街道
领导简介
简       历:
工作分工:
关闭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

严格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关乎规划严肃性和权威性,关乎民生福祉和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多规合一”改革取得开创性、决定性成就,确立了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但重规划编制轻规划实施、违反规划进行开发建设等问题仍较为突出,特别是湖南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河南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11·21”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福建泉州市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等重大安全事故,以及别墅私搭乱建、违规建设“巨型雕塑”等违法违规案件,充分暴露出规划实施违反上位规划、突破详细规划核定规划条件、对未经规划许可擅自建设行为疏于监管、不动产登记办理不规范、违法用地查处不到位等问题,相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未认真履行规划管理职责被严肃追究责任,教训十分深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发展与安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决策部署,汲取重大安全事故和违法违规案件的深刻教训,举一反三,切实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和用途管制监督管理,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坚决守住法律底线和安全红线,坚决防止规划实施领域违法违规许可、重许可轻监管等问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依据法定规划实施用途管制

  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开展各类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统一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是实施城乡开发建设、整治更新、保护修复活动和核发规划许可的法定依据。不得以城市设计、城市更新规划等专项规划替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作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规划审批依据。强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修改应当落实上位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功能布局、空间结构、资源利用等要求,不得违反上位总体规划的底线管控要求和强制性内容。依法批准的详细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作为规划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二、规范规划条件设置

  (一)严格依据详细规划核定规划条件,明确用地位置、面积、土地用途、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退让、停车泊位以及公共服务、市政交通设施配建、城市设计、风貌管控等。对于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用地允许适当简化规划条件有关内容。不得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管控要求之外的非空间治理内容纳入规划条件,不得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设置规划条件。鼓励地方在规划条件确定后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开。

  (二)以有偿使用方式供应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详细规划核定规划条件,作为出让公告、有偿使用合同、入市方案的组成部分。以划拨方式供应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或批准使用集体土地举办乡镇企业、建设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依据详细规划核定用地的位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纳入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或集体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明确的规划要求达到规划条件深度的,可作为规划条件使用。未依法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供应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不得擅自改变规划条件。确需变更的,应当符合经依法批准的详细规划、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变更内容不符合详细规划的,应当依法定程序修改详细规划后方可办理规划条件变更手续。

  三、严格规划许可管理

  (一)落实法律法规规定和由自然资源部公布的规划许可实施规范等各项要求,依据详细规划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临时);依据村庄规划、县或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规定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地方性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当符合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不得违反城镇开发边界的管控要求。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应依据职责将涉及安全的要素作为重点审查内容,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的强制性标准的,不予核发。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及集体建设用地批准文件明确的宗地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应严格一致,不得擅自改变。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予以批前公示,经依法审定后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依法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对开发经营类多宗出让地块实施统一规划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相关指标应符合各宗地地块出让合同附具的规划条件,不得通过统一规划规避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和配套要求。地方应依法明确改建、扩建项目重新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情形和程序。未依法依规取得规划许可,不得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不得以集体讨论、会议决定等非法定方式替代或改变规划许可。

  (三)严格依据规划条件开展规划核实。规划核实必须两人以上现场审核并全过程记录,核实结果及时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规划核实的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不得借规划核实规避违法建设认定和行政处罚,将违法建设合法化。未取得规划许可或违反规划许可进行建设的项目,不得通过规划核实。采取隐瞒手段骗取通过规划核实或违法违规通过规划核实的,应依法纠正规划核实意见。存在未按照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行为的,应依法进行处罚,涉及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未通过规划核实和不符合其他法定登记条件的,不予办理不动产登记,坚决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借机搭车,披上合法“外衣”。

  四、加强监测评估和监督检查

  (一)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结合国土调查监测和国土空间规划定期体检等工作,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对违法违规许可行为实施预警纠错,对建设项目未经许可或未按许可要求建设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实施与规划、审批、许可内容的一致性。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外,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交互各类用途管制业务数据。

  (二)依法查处违反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建设行为,对属于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查处职责的,依法及时予以查处;属于地方其他部门职责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发现或收到违法线索后及时移交其他部门查处,不得只审批不监管、只管合法不管非法、只备案不检查。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按照职责,对地方政府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适时开展督察。对违法违规审批用地、发放规划许可,未取得规划许可或者未按照规划许可的规定进行建设,造成严重后果的重大典型违法违规案件,自然资源部将依法开展挂牌督办、公开通报,并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约谈、问责。

 

自然资源部

2023年11月23日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司法行政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市委办发〔202271号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司法行政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各镇(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委相关部委办、市直相关单位:

《临夏市“十四五”司法行政规划(2021-2025年)》 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月13日



临夏市“十四五”司法行政规划

2021-2025年)

为全面贯彻《临夏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临夏州“十四五”司法行政事业发展规划》,深入推进临夏市融入全国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和数字化政府、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打造“五个区”和建设“六个临夏”、落实全市“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全市司法行政“一个统筹、四大职能”,不断推动“十四五”时期全面依法治市和全市“智慧司法数字”建设,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数字化服务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总揽,深入落实《法治临夏市规划》《临夏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以聚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数字化政府、全省推进“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全州加快打造“五个区”和建设“六个临夏”、全市“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建设为目标,以强化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一个统筹、四大职能”为重点,不断数字化创新工作思路、完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全面落实新时代司法行政改革各项任务,筑牢夯实全市司法行政事业发展基础,努力推动全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换挡升级、提质增效,全力推动法治建设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为“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定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司法行政领域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为全市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共同富裕方向,树牢宗旨意识,增强服务理念,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关切的权益保障、公平正义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3.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构建全市司法行政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4.坚持法治思维,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法治轨道上统筹防范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不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5.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风险。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处理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把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筑牢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铜墙铁壁,为全市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

6.坚持系统观念,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强化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稳步发展,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工作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

7.坚持强基导向,夯实司法行政发展根基。聚焦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推动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更加健全。市、镇(街道)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基本建成,行政执法监督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推动各级政府依法全面履职。

2.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体系更加健全,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显著增强,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社会依法办事的格局基本形成。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基本形成,人民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能力显著增强。

3.刑事执行体系更加统一健全。执法司法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健全,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教育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重新犯罪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定型完善。 2025年,全市律师总数达到40名以上,全市律师事务所律师数量平均达到10人以上,建成2家左右综合性规模化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执业公证员数量增加300%,到“十四五”末达到4名以上。积极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工作能力水平。

5.公共法律服务更加惠民便民。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实现融合发展,“全业务、全时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日趋丰富,服务领域不断延伸拓展,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率不断提升。法律援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6.综合保障能力水平全面加强。全面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司法行政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覆盖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的智能化体系初步形成,司法行政应急指挥体系基本建成,网络安全防御水平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新动能显著提升。

7.队伍建设成效更加显著。全系统理论武装进一步强化,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警深入推进,司法行政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加强。法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司法行政人才库和专家库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练、战、考”一体化训练机制建立健全,队伍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二、“十四五”时期司法行政工作重点任务

(一)统筹推进依法治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化法治保障

1.形成法治建设工作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制定实施《临夏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督察,2025年前对各镇(街道)、各部门督察全覆盖。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按时向社会公开。加大考核力度,提升考核权重,将依法行政作为对各镇(街道)、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综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各镇(街道)及其政府工作部门法治机构建设,着力提升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能力。

2.强化依法治市统筹作用。坚持党对依法治市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市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各镇(街道)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法治临夏市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临夏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临夏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统筹推进法治临夏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持续加强市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及办事机构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健全党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制度和工作机制,落实重大法治建设问题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强化述法对法治建设责任履行的推动作用。积极发挥好执法、司法、普法依法治理协调小组的职能作用,统筹推进依法治市;大力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司法公正,守好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不断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3.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任务,统筹组织律师、公证、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主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法律服务。打造全方位法律服务供给体系,将法律服务嵌入产业规划、决策、经营、发展全过程,延伸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在内的各环节。继续做好和落实“六稳”工作任务。

4.全力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制度,围绕数字经济,加大对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规章制度建设。适时组织清理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其配套法规不相符合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营造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的营商环境。推行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制度,对市场主体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统筹各领域法治资源,发挥企业家法治服务中心作用,为企业提供集约化、精准化、专业化的“一站式”法治服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将“法治体检”等服务向所有民营企业铺开,实现律师面对面、一对一的“坐诊”服务。

(二)推进数字化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数字政府依法治理能力

5.深化数字化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推动制定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并组织实施。加强对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调研和督察检查。对标国家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加大考核力度,以考核考评促工作落实。

6.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坚持政治统领,紧紧围绕党中央、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着重对政府规章是否超越法定权限、是否违反上位法规定等进行审查。落实《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临夏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管理办法》,加大合法性审核力度。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依法规范备案登记,依法逐件审查,探索多元化纠错方式,不断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定期组织开展规范化文件专项清理工作。

7.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不断全市行政执法执行力和公信力完善我市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形成镇(街道)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持续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及我市配套制度的贯彻实施。督促检查全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的应用,深化对全市行政执法数据的统计分析。指导全市行政执法示范点建设。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政执法文书。建立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继续开展行政执法“典型差案”和“示范优案”评选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和证件管理,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督导各行政执法部门落实本领域专业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全市新增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做好全国统一的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全市备案行政执法人员的换证工作)。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和评查、行政执法机关处理投诉举报、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等制度建设。推广运用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推动形成全市行政执法数字监管新格局。

8.加强全市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严格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全面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2022年7月前基本实现行政复议人员持证上岗,基本形成公正权威、统一高效的行政复议体制。全面推进全市行政复议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建立行政复议决定以及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监督机制。规范和加强行政应诉工作,与人民法院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庭情况通报机制,完善应诉通知、出庭通报等制度,2023年年底前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90%。加强复议应诉工作保障设施建设,优化办案环境、群众接待环境。积极推进行政复议机构建设,深入推进全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在“十四五”时期,提升现有的全市行政复议管理体制。

(三)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加快构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

理新格局

9.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行政复议等法律法规,大力宣传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迫切需要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全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推动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前学法、重大决策专项学法、任前法治考试等制度,全面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中开展全程普法、实时普法。

10.不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抓好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工程。推进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书屋等阵地建设,把法治元素融入文化公园和地质公园等文化设施,促进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等融合发展促进法治元素融入“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1.深入推进数字化基层依法治理。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同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全面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活动。

12.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推进广覆盖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中的基础性地位。组织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加强行业专业调解工作,加大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对接力度,持续完善医疗、劳动争议、物业、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的调解组织建设。加强各类调解衔接联动,完善 “访调对接”、“公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强化人民调解与各类调解资源的协作配合,持续推动人民调解员、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进驻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

13.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积极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和自主开展“一所一特色”创建活动。推动制定我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司法所建设的工作意见,优化全市司法所职能定位,提高司法所统筹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和承担基层政府法治工作等方面履职能力。积极推进司法所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到队伍管理工作。加强司法所工作力量充实,通过省州积极争取解决司法所政法专项编编制不足的工作,严格按规定招录、选调司法所工作人员。优化业务用房和设施配置加强司法所专业化建设,探索建立司法所长列席街道办事处主任、乡镇长办公会议制度。深入开展多层级、广覆盖的综合业务培训,打造一批立得住、有特色、效果好的品牌司法所,选树一批优秀司法所长。

(四)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

14.把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深入开展政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全力做好政治安全风险防范应对工作。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全面强化网络阵地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刑罚执行、公共法律服务等重点领域突发案(事)件风险评估规范,开展监管场所、社区矫正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工作,实现司法行政工作各类风险隐患的识别、评估、预警、处置等全过程动态管理,增强重大突发案事件处置能力。建立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决策和重大风险防范能力水平。

15.依法推进全市数字化社区矫正工作。认真贯彻实施《社区矫正法》和“两高两部”《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完善工作制度体系,严格执法标准,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分类管理、做实个案矫正,切实提高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质量。持续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深入推动监狱人民警察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不断加强社区矫正委员会和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成立临夏市社区矫正委员会,不断推动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强化与公安机关的衔接配合。健全完善社区矫正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6.大力加强安置帮教工作。落实中央、省、州、市平安临夏建设领导小组有关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文件要求,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衔接、教育、安置、帮扶工作,落实刑满释放人员救助管理政策措施,推动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教育工作,提升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功能,积极预防和有效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将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1%以内。

17.强化司法行政数字化指挥体系建设应用。进一步强化信息中心建设应用,深化与公安、法院、检察院融合互通,提升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到2025年,基本建成统一指挥、反应迅速、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

(五)深化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市民法治新需求

18.全面提升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临夏市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深度融合,构建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坚持“12345”新发展模式,规范临夏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运行统筹全优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为市民提供全领域、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2025年,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加强全市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明确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的项目种类、细化服务标准。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动态监测机制,逐步构建临夏市公共法律服务评价体系。加强涉企政策宣传,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等法律服务活动    

19.加强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推动全市法律援助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依法有序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推动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等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等系列品牌活动,创新便民惠民措施。健全落实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完善对应当通知辩护而未通知辩护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和救济制度,充分发挥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作用。推进法律援助参与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法律帮助全覆盖。推动法律援助案件网上申请受理工作。

20.加强律师管理工作。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全体律师坚持正确方向。推动全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积极拓展律师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律师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律师事务所人才结构和层次,积极引进高层次律师人才及团队,鼓励通过加盟、合并、重组等形式,组建规模较大、形成团队分工的律师事务所。促进律师事务所专业化、规范化,提高法律服务保障能力。鼓励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进一步拓展涉外服务领域,推荐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工作。

21.积极做好推进司法鉴定监督职能权限下放的准备工作。要深入研究和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司法部关于严格准入严格监管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的意见》,在深化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配合做好省、州两级在临夏市的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工作,提升司法鉴定事中事后监管研判机制。同时研究提升司法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两结合”管理工作联系机制建设,推动司法鉴定专家库建设。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衔接机制。

22.提升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推行承诺审批制度,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推动“一网通办”应进必进,切实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审批时限达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领先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居于全市市级部门前列。强化与公安、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核查机制,对标先进地区,加强论证评估,在“减材料”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承诺审批监管联动,做好承诺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衔接。

23.继续推进全市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和《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办法》,有效提升群众参与司法监督活动。

(六)加强司法行政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综合工作效能

24.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传播正能量和主旋律。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健全新闻发布机制和发言人制度。大力宣传司法行政惠民便民举措和全市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服务工作者担当作为的典型事迹,讲好临夏司法行政故事。

25.加快推进数字化“智慧法治”建设与应用。坚持需求导向,扎实开展司法行政应用体系建设,制定实施政务信息化项目计划,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等应用系统集约型建设和应用推广,形成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工作,升级完善司法行政数据资源中心,实现与我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双向对接。建立与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网络安全及信息化运维保障体系,实现智能化建设平稳、可持续发展。

(七)加强过硬队伍建设,打造新时代司法行政队伍素质

26.加强司法行政队伍革命化建设。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研讨大培训,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加强以中共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引导全市司法行政干部职工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扎实开展政治能力专项培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7.加强司法行政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分类施训、分级施训、按需施训,不断完善全员培训制度。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推动用好“互联网+培训”模式,积极构建“教、学、练、战、考”一体化训练机制,加强司法行政干部职工专业技能训练和岗位实战能力培养,培养一批覆盖司法行政各工作领域的业务骨干和岗位能手。

28.加快法治信息化建设。坚持运用技术手段促进法治建设,建设依法治市业务平台,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和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信息化平台,推进智慧法律服务,实现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案件“一案一码”。

29.全面加强司法所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司法所装备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司法所办公条件设备。强化司法所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司法所在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区矫正中的职能作用。认真落实上级加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精神,推动全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进程,不断巩固提升,积极扩大省级、州级示范司法所覆盖面,努力争创国家级模范司法所。充实司法所辅助人员,推动力量向司法所下沉。

三、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30.加强组织保障。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把方

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中央省州、市委部署有效落地落实,为“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和作风保障。

31.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规划落实工作的协调和实施机制,制定具体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年度司法行政工作要点与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研究制定推动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有序落实的年度举措,确保规划任务高质高效如期完成。

32.强化监督考核机制。增强规划刚性约束,完善对规划主要指标的监测、统计、考核制度,加强对履责情况的动态监测、评估及问责。强化规划实施监督,畅通监督渠道,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开展规划中期评估,重点评估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推进规划实施建议,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完善,全面提高规划纲要实施效能,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市委办发〔2022〕73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

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各镇(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委各部委办、市直单位:

临夏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各自职责,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17日      


 

临夏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

规划(2021-20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工作及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文化事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州前列,助力甘肃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依据《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临夏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临夏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充分显现,旅游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功能更加凸显,文化和旅游积极助力“六稳六保”、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艺术作品。书画作品《清泉流过热当巴》获甘肃省第三届美术作品金驼奖,《寻梦高原之三》获第六届中国西部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河州平弦《牡丹胜绝在河州》获全省群星艺术节三等奖等。临夏市花儿歌手先后获得全国新星声乐大赛金奖、第十六届中国西部民歌大赛花儿组金奖、河湟文旅杯花儿歌手大奖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市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新建临夏花儿大剧院,改扩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36个行政村、37个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信号、应急广播体系实现全面覆盖。全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高标准建设旅游厕所19座,新建、改建旅游交通标识牌累计300块,同步实现了全市各景区旱改厕全覆盖和重要路段景区旅游标识系统基本覆盖的目标,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全域旅游环境明显改善,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提升了八坊十三巷、东郊公园等一批品牌景区和体验项目,河湟明珠国际饭店、河州鸿瑞国际大酒店、天元万达锦华酒店等高品质旅游宾馆建成投入使用。

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文物保护利用全面推进,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八坊十三巷80号院、王竑墓、临夏北寺照壁3处文物遗址点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5处。2019年甘肃省文物局公布临夏市烈士陵园、红园团结堂、红园一字亭、胡廷珍烈士雕像4处为甘肃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实施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公馆与蝴蝶楼保护工程等一批文物抢救性保护修缮项目。市博物馆、八坊十三巷80号院、东公馆与蝴蝶楼等文博单位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展示了临夏灿烂的文化,年均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和机制不断健全,已建立国家、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非遗传承人4名、州级非遗传承人31非遗活态保护成果丰硕,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河州贤孝、平弦传习活动280场次/年,组织非遗展演展示100余场成功申报2项省级非遗项目、2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新设立非遗项目传习所1个。

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产品内涵不断丰富。旅游业发展态势强劲,成为全市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的重要生力军。全市旅游接待游客人数从 2016年的224万人次增长到 2019年的1075.6万人次,年均增长127%;全市旅游综合收入从 2016 年的9.7亿元增长到 2019年的 51.6亿元,年均增长139.7%,旅游业作为全市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更加凸显。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年接待游客 563.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27.4亿元,分别比 2019年下降47.6%和46.9%。

全域旅游创建亮点纷呈。文旅基础设施先行,形成全域发展支撑。全力推动文旅首位产业,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在全域空间优化、全域产业联动、全域市场开拓、全域服务配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互补、优势互动的城乡旅游大市场。按照“旅游引领、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提升价值”的思路,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以旅游引领新型城镇化。先后完成了八坊十三巷综合保护开发、六十里牡丹长廊打造、临夏奥体中心、魅力折桥湾等一系列重大城市旅游项目;建成发展了“种植农业+旅游”模式的折桥采摘园、“观光农业+旅游”模式的南龙金色草滩,“畜牧+旅游”模式的枹罕牛羊文化产业园、“饮食文化+旅游”模式的北大街夜市美食街等一批重要项目,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全市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文化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融合态势基本形成。

文体旅融合活动精彩纷呈。依托不断完善的基础建设和城市服务功能,先后举办了“郎朗新年音乐会”“刘诗昆专场公益音乐会”“群星演唱会”“张学友世界巡回演唱会”“乌兰图雅演唱会”、世界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音乐会、《相约千年》大型主题歌舞表演等精彩的文艺演出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集结,产生强烈的聚集效应。品牌节会持续发力,连续成功举办的五届河州牡丹文化月和四届国际美食民族用品博览会暨全国名优风味小吃大奖赛等活动,相继举办的十四届省运会、“梦之星”世界青少年体育汇、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甘肃省传统武术邀请赛、甘肃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等一系列大型体育赛事和新型体育活动,开创了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宣传推介影响不断扩大。坚持全媒体宣传,临夏文旅影响力不断扩大。传统宣传持续发力。在各节会期间租用电子大屏、高速公路广告牌等方式积极宣传全市特色文旅资源;拍摄临夏市旅游宣传片,制作了宣传册页、节会指南等宣传资料,在中川机场、兰州交通1号线车载电视、站台、站厅等宣传媒介上投放了临夏市文旅宣传片,累计播放达700多万次。先后在北京、厦门、兰州等地举办多场次临夏文旅资源推介会。网络宣传形式多元。强化与途牛、携程网合作全方位宣传推广,实现临夏旅游产品一站式展示宣传;本地花儿歌手亮相央视《幸福账单》栏目推介魅力临夏,东方卫视《极限挑战宝藏行·三区三州公益季》全程聚焦临夏脱贫攻坚成果,以“综艺+直播+公益”的传播模式实现植入式宣传;《花儿与少年》微电影在珠江金逸国际电影城举行首映仪式,并在甘肃电视台和部分网络媒体上播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通过临夏市融媒体中心、“临夏市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等网络平台,发布文旅相关信息近14400余条,总点击量约1400万次,省内外媒体播发或转发临夏市文体旅方面报道500余篇。

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通过“旅游+扶贫+乡村振兴”的模式,依托以紫斑牡丹、特色美食和乡村特色资源,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打造了以“魅力折桥湾”为典型的农家乐集群,落实发放农家乐奖补资金171万元。成功创建折桥村、马家庄村2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罗家湾村、大庄村等4个省级旅游示范村,王坪村、罗家湾村等4个旅游扶贫重点村,河州刻葫芦、传统香等2个非遗扶贫工坊。2018年以来先后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000余万元,建设了21个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覆盖率达60%。2018—2020年共接待乡村旅游人数54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3亿元。

保障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制定出台了《中共临夏市委临夏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旅游业全域全季节发展的意见》《中共临夏市委临夏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临夏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临夏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临夏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临夏市引客入市奖励实施意见》《临夏市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法规和政策保障。编制完成了《临夏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9-2035)》《临夏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0)》《临夏市罗家尕塬遗址保护规划》《临夏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以及南龙镇罗家湾村、杨家村、张王家村,枹罕镇王坪村4个村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

文旅市场监管不断规范。逐级靠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改工作机制,常态化做好文旅市场管理及安全生产工作。结合网格巡查、抽点暗访、日常巡查、错时检查、专项整治等措施,在重要节假日、重点时段深入开展文化旅游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和隐患排查工作,全市文化旅游行业无重大安全事故。集中开展了城乡综合整治十大专项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百日整治等文化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文化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方面,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入和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局面为我国文化和旅游繁荣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另一方面,疫情的冲击为文化和旅游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入境旅游市场遭到重创,文化和旅游市场规模、综合效益、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受到一定影响。

临夏市看,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相互并存。机遇方面: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和旅游强省的目标任务,为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赋予新使命;州委州政府将文旅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为做大做强全市文化和旅游百亿级产业的奋斗目标带来新契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动力;建设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实施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拓展新空间;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文化旅游产业列为临夏州首位产业,为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挑战方面:文化和旅游特色优势彰显不足,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充分,在发展理念、产品开发、产业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融合不足;文化和旅游发展不均衡,城乡间差距较大;文化和旅游服务供给匹配不充足,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水平亟待提升文化和旅游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不够,产业领军人物少,复合型、创新型、开拓型人才缺乏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相互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必须全面把握文化和旅游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正确遵循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实际,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短板,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创新发展催生新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努力开创临夏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局面。

三、未来五年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服务系统化。随着高质量文化惠民工程的深入推进,覆盖城乡的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将更加完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强,群众文化参与度不断拓展。

需求多元化。人民的美好文化旅游需求日益增长,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特征,个性化、定制化、分众化需求更为凸显,文化旅游产业将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幸福产业,成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领域。

供给品质化。文艺作品质量明显提升、创作活力显著增强,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增加。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品质化提升加速推进,观光休闲、康养度假复合型产品更加丰富。文化体验成为广大旅游者最重要的出行动机,年轻人成为文化旅游消费主力军,高品质的文化创意和休闲度假业态广受追捧。

市场规模化。市场主体实力不断壮大,“文化+”“旅游+”“+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产业要素更加健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更加繁荣有序,文化软实力和旅游竞争力持续增强。

产业数字化。文化科技融合进入数字文化经济时代,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路径。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充分应用,催生更多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模式。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加快驱动文化旅游数字化转型,文化旅游的资源观、时空观、产品观均将重构。数字文旅成为文化和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

融合创意化。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时代命题。创意、设计、艺术等元素充分融入文化旅游发展全链条。创意成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催化剂,以文化符号(IP)构建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方式成为主流。传统文化的时尚化、现代化表达不断涌现,新文创孵化更多特色文化符号。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成为常态。

产品生活化。文化消费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融入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旅游成为人的基本权利和生活方式,休闲街区、度假社区、主客共享性公共文化空间等生活方式型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发展迅速。基于当地居民的社区营造、乡村建设等,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微度假、深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广受欢迎。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高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力开创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推动全市在文化旅游融合领域持续创意创新、破题破冰、出圈出彩,蹚出一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甘肃故事、建设甘肃文化和旅游的历史征程中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为民惠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营造宜居宜业宜游良好环境,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促进文化和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赋能作用,不断塑造文化和旅游发展新优势。

坚持融合发展。强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优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实现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旅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推动文化和旅游与其他领域融合互促,不断激发新动能、开辟新空间。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城乡、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促进文化和旅游稳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按照临夏州新阶段总体战略布局和新时代奋斗目标,立足打造精致城市要求,结合全市文化和旅游实际,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发展全域全季节旅游,全力打好文旅产业开发攻坚战,以打造文旅百亿级首位产业为支撑,充分利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优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2025年,文旅赋能型强县域经济格局基本形成,文化旅游业支柱性产业贡献更加显著,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贡献水平和牵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产业聚集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服务标准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得到全面提升。

文化事业实现繁荣发展。艺术创作水平持续提升,推出一批彰显临夏特色、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品质化、发展均衡化、成果共享化、治理现代化稳步提升,文化在服务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振奋人民群众精神、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等方面作用更加凸显。

旅融合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文化旅游现代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显著提升,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基本健全,以黄河文化、马家窑文化、牡丹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优质内容生产形成规模,高品质、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业态谱系基本建立,文化旅游消费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重要阵地。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人民群众体验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和消费时尚。

旅游经济取得新成效。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更加顺畅,产品业态更加丰富,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条拓展延伸,产业效益更加优良,旅游经济综合贡献显著提高。“十四五”期间,在2020年国内旅游接待563.08万人次,总收入27.4亿元基础上,到2025年,力争实现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两项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百亿级产业。

城市品牌形象显著提升。文化旅游成为展示全市形象的重要窗口,锚定“魅力花都 公园城市”的城市定位,全力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建成1-2个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展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建成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2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5个乡村旅游精品景区,3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达到 7临夏市成为中国西部重要旅游休闲城市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带重要节点、全州旅游综合集散地和智慧旅游区域枢纽、全州独具特色的城市“会客厅”“花儿临夏·在河之州”全域旅游目的地和核心区。

远景展望:经过15年的接续奋斗,到2035年,基本建成文化强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均等化,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形成独具特色的新优势,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优质旅游服务为代表的高质量旅游供给更加丰富,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魅力花都、公园城市”的城市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完善,旅游业综合功能全面释放,人民群众旅游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文化和旅游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为建成甘肃文化和旅游贡献临夏力量,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临夏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1.旅游接待总人次(人次)

563.08

1500

预期性

2.旅游总收入(亿元)

27.4

80

预期性

3.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个)

1

3

预期性

4.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个)

0

1

约束性

5.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个)

0

1

约束性

6.省级旅游度假区(个)

0

1

约束性

7.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

870

900

约束性

8.每万人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次数(次)

10.8

12

预期性

第三章 优化发展布局

一、优化文化旅游业发展布局

抓住用好“甘肃最大机遇在于‘一带一路’”的重大历史机遇,构建宜居宜学宜商宜游公园城市的全域魅力空间。“十四五”时期,全面贯穿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重点构建“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多点”发展布局,全产业融合、全要素配套、全时空统筹,形成全域高质量发展的文旅强生动局面。

1.全面提升“一心”。以八坊十三巷景区为中心,擦亮“西北民族文化建筑的博览园”、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大观园等金字招牌,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文明旅游单位、民族民俗文化体验和城市休闲度假基地特色美食创新发展区伸民俗文化,串联整合红水河沿河资源,按照5A级标准、一体化打造“河州牡丹水街”衍生景观带,推动临夏市成为特色鲜明中国西部重要的旅游休闲城市全州智慧旅游区域枢纽“花儿临夏”文化旅游核心区甘肃文旅新地标。

2.文旅赋能“一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深化拓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挖掘提炼形成一系列可以推广借鉴的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验。发挥文旅融合优势,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培育壮大乡村文旅产业,推动群众实现“口袋”“脑袋”双富。提升公共文化阵地服务能力,新建县级数字文化馆1个、乡镇数字文化服务点4个和村数字文化驿站30个。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聚焦乡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春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大节庆活动节点,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村晚”以及戏曲进乡村等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建3-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常态化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拓宽非遗销售渠道,将优秀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壮大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折桥—南龙—枹罕—城郊”乡村旅游四大板块基本建成,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走一条家国情怀本色、田园牧歌底色、民营民富亮色、人间烟火气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全力助推全市文旅赋能型“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3.加快建设“两廊”。依托南山北塬、一水中流的独特山水格局着力提升规划理念、建设水平和整体品位,把南北高地从传统认知的“城市生态屏障”上升为“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城市景观绿道,承载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展示、高端服务以及对外交往功能,成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有序推进南龙凤凰山景区廊道建设项目,天文星空公园、星空主题民宿、童梦乐园、自驾车营地项目与凤凰山生态廊道串联起来;依托环城北路建设项目,加快北山综合治理生态廊道建设步伐,以北山公园整体升级改造为重点,规划建设文化品位高、生态环境好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项目。

4.着力打造“五园”。按照“一产围绕文旅调结构、二产围绕文旅出产品、三产围绕文旅搞服务、城市围绕文旅提形象、农村围绕文旅强基础”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与康养、体育、农业、工业、商贸等相关产业真融实促,加快培育旅游新兴业态,形成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裂变效应。打造“康养+农业”“康养+工业”“康养+医疗”“康养+旅游”“康养+运动”等综合性康养休闲项目——折桥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以“绿色生态+休闲娱乐+森林景观”为特色的生态文旅休闲项目——南龙休闲静谧园林化的凤凰山主题游乐园;以产业融合带动产品融合、市场融合“花卉+旅游”、“畜牧+旅游”等特色农牧产业与文化旅游业跨界融合的项目——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牛羊文化产业园和城郊花卉产业园。

5.辐射带动“多点”。高起点打造点状镶嵌、圈状集聚、类型多样、层次丰富城市公园体系。高水平建设人民公园、马家窑文化公园、临夏地质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万亩牡丹画卷公园、凤凰山文旅景区公园、折桥乡村旅游公园、文化体育公园、火车站站前广场公园、红星美凯龙临夏市爱琴海购物公园高品质建成绿水青山、诗意栖居、以文化人、绿色低碳、健康宜人、和谐共享的公园城市。加快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博物馆群、酒店群、河州水世界游乐综合体、精酿啤酒小镇等项目建设进度,形成多个文化旅游集群组团。着力打造流动的风景线,科学保护利用大夏河、红水河、牛津河水资源,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合理引水入城、引水入园、引水入景,形成“三河四环一泉”城市水生态景观。

二、促进全域统筹发展

1.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新方式,积极融入全州旅游“一环三线”大环线和回藏风情线,在规划统筹、环境共建、设施对接、产业联动、产品互补、品牌共赢、市场共管、联动招商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形成区域联动大旅游发展格局。探索与青海、宁夏、陕西、四川等省形成区域旅游联盟,聚力打造甘肃香格里拉文旅盟品牌。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弘扬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推出黄河文化精品展览,全力配合建设“青海—甘肃”黄河上游生态旅游示范区。

2.推动文化和旅游服务乡村振兴。把文化和旅游发展纳入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凸显临夏元素和乡土风情,优先把砖雕、木雕、彩绘等具有全市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嵌入民宿打造,重点培育体现折桥镇特色美食和乡野体验性、南龙镇乡村休闲娱乐性、枹罕花海主题观赏性、   八坊十三巷民俗观光性的民宿品牌,逐步形成“一村一特色、一家一主题”的民宿发展格局。建立完善的农家乐规模型发展奖励机制,重点扶持在折桥湾打造各具特色的30户农家乐样板户,供全市各农家乐经营户参考学习,结合自身优势,谋划打造、改造精品农家乐,持续扩大农家乐品牌效应,引导农家乐从数量型向精品型集群发展。积极动员有条件的农家乐经营户挖掘当地无公害果蔬、草鸡、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并设立旅游产品销售专柜,实现旅游价值。推动乡村传统工艺振兴,挖掘利用砖雕、木雕、彩绘等优势传统文化技艺,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工艺品牌。完善乡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加大乡村旅游风景道、乡村旅游驿站、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自驾游服务设施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依托乡村大舞台,常态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3.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科学把握城乡融合发展规律,着重将城乡文化建设、旅游发展同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与居民需求有效对接,保护城市文脉,挖掘乡村文化,以城带乡、以文化人,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乡情仍有归途,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加强城乡空间联系,以旅游通道为枢纽,以城乡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为节点,消除城乡空间分割,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城乡产业互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加快城市信息、资金、物资以及技术等资源向广大农村地区的流动,带动农村富足劳动力与土地资源要素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积极发挥城市带动作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文化和旅游互融互促。加大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树莓基地等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力度。

专栏1 城市品牌创建重点项目

全力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建成1-2个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开展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建成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2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5个乡村旅游精品景区,3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达到 7个。

第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一、 推进艺术创作繁荣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常态化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繁荣艺术创作,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艺术精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1.加强艺术创作引导。建立健全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长效机制,打造写生基地,艺术家创作采风基地和艺术振兴乡村基地等载体,鼓励艺术工作者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增进与人民的感情。坚持大中小型艺术作品兼顾,大力扶持中小型艺术作品创作。完善艺术创作生产演出资助、评价、奖励机制,用好国家艺术基金和其他基金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艺术创作和公益性演出。

2.推进艺术精品创作。坚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艺术工作的中心环节,尊重艺术创作规律,抓好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革命和历史题材、青少年题材的创作生产。实施艺术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艺术创作资源统筹,重点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国家重大战略和其他重大主题,创作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观赏性相统一的艺术精品,“十四五”期间,重点挖掘、整理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历史事件,搜集本地名人典故,整理史料实物,撰写人文传记,编著河州故事,大力宣传展示“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河湟雄镇”的历史文脉和美誉缘由。组建临夏市文化演艺公司,排练一批展现全市群众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奋进的精品旅游演艺节目。扶持创作如《花儿与少年》《我家在临夏》《牡丹之韵》《八坊人家》《回族宴席曲》《脚户哥》等大型实景剧和话剧,旅游旺季定期在主要景点、小剧场、大剧院开展演出。创新创作“遇见牡丹”,“大禹治水”等系列光影秀作品。精心创作集中展现新时代临夏人民精神风貌的歌曲,拍摄一系列反映临夏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社会发展、民族团结为背景的精品微电影、微视频,适时更新完善各类解说词和导游词,形成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河州故事”。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着眼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衡发展,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进一步夯实现阶段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和标准,强化保障能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体育公园、法治文化公园、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环大夏河健身步道、凤凰山登山步道、王坪健身步道;建设提升临夏市图书馆、文化美术馆、非遗中心;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升完善各镇(街道)文化站及村(社区)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逐年完成文化站及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工程,实现数字超高清广播电视全覆盖。拓展社区、街区、乡村公共服务空间,打造一批“城市书屋”“景区阅读亭”“露天小剧场”“文化驿站”等小微公共文化空间。扶持农民文化大院特色化、民间文艺团队多样化发展。持续做好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积极做好错时、延时和流动服务。

2.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组建临夏市文化演艺公司,拓展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功能,面向不同群体,开展体验式、互动式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探索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互为补充的实践方式和有效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研发文化创意产品。积极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将以河州贤孝、河州平弦、花儿为主题的慰问演出、文艺辅导、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送到百姓身边。统筹做好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大力培育乡村文艺骨干,着力提升乡村文化站、文化中心服务功能。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进一步完善“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机制。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和绩效考评制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率。

3.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精准把握群众文艺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开展重要主题创作,展现百姓生活,表达人民心声,抒写伟大时代。在建党 100 周年等重大节点和“七一”、国庆等重要节日开展主题文艺活动,旗帜鲜明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围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注入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创新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形式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组织举办省级花儿歌会、广场舞健身大赛、牡丹书画笔会、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承办中国超级模特大赛、西北五省演武大会、甘肃省青少年科技体育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甘肃省乡村旅游推介会;积极开展“书香陇原”全民阅读活动,力争将“翰墨飘香”赏牡丹写牡丹画牡丹写生采风打造为省级文化活动品牌。

4.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快建设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积极对接省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完善云平台数字文化内容,建设非遗线上展演、体育赛事直播等数字文化资源库,提升公共数字文化供给能力。加快推进临夏市馆藏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临夏市博物馆国家级文物数字化保护等项目,形成特色文献图书、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机制。启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智慧博物馆、数字艺术展示展厅建设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沉浸式”“互动式”服务。大力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推进“互联网+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应用新场景。

专栏2 公共文化艺术重点项目

优秀艺术作品创作。优秀艺术作品创作取得新的突破,力争获取国家级、省级艺术作品奖项。创编1-2个以世界级非遗保护项目“花儿”为主题的舞台剧、以胡廷珍事迹为题材的河州贤孝。创作《花儿与少年》《我家在临夏》《牡丹之韵》《八坊人家》《回族宴席曲》《脚户哥》等大型实景剧和话剧。创作系列主题光影秀作品。创作以河州牡丹为主题的书画精品。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新建黄河国家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人民公园、马家窑文化公园、天文星空公园、折桥乡村旅游公园、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环大夏河健身步道、凤凰山登山步道、王坪健身步道等。新建市文化美术馆、市图书馆、非遗中心,迁建市博物馆。新建10处城市“口袋”公园。打造30处“城市书屋”“景区阅读亭”“露天小剧场”“文化驿站”等小微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艺术数字化项目。建设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数字图书馆建设、特色文献图书数字化保护项目,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

专业艺术院团项目。组建临夏市文化演艺公司,提升公共文化艺术演出水平。

三、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实现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1.完善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实施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程,加强普查成果梳理认定和保存利用。建立文物资源管理制度和大数据库,推进文物资源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健全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管理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完善保护体系,制定保护措施,扎实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完善县、镇、村三级文物保护和可移动文物资源管理机制。

2.加强文物挖掘保护。不断提升对东公馆与蝴蝶楼、罗家尕塬遗址、王坪遗址、朱贵将军墓等文化遗址的保护水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改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状况。依法严格执行文物审批程序。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集中力量保护修缮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修复一批馆藏革命文物。建立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提高防护能力,严厉打击文物犯罪。

3.拓展文物合理利用。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加快实施王坪遗址公园和罗家尕塬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着力开展以马家窑标志性文化遗产为支撑的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活态展示和综合利用工作,打造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高地。加强王竑文化博物馆、朱贵将军墓等文物点的保护展示利用,合理配套旅游服务功能;全力实施好胡廷珍烈士纪念馆提升项目,做好党史文物保护展示,提升重大事件遗迹、重要人物旧居保护展示水平。增强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东公馆、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旅游服务功能,提高展陈水平。深入挖掘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断探寻新模式、新路径,努力培育活化利用新产业,为古建筑注入新的生机。加强文物与文化创意结合,开发特色文创产品,通过文创产品延续文物生命力、延伸文物传播教育功能,拓展文物利用综合效益。

4.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加强数字博物馆建设,发展智慧博物馆,推进博物馆运营、管理、展陈模式变革,提升博物馆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实施临夏市东公馆与蝴蝶楼文物修缮项目。开展博物馆绩效考评,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水平。引导规范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将非国有博物馆纳入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之中。

5.提高非遗保护与传承水平。不断健全国家、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完成临夏市黄河流域四级非遗项目调查工作,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建设。配合国家、省级部门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非遗濒危项目保护及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依托旅游业发展,将铜铸技艺、彩陶复制技艺等传统工艺以现场制作、展览展示、深度体验的形式融入沿线游客中心、乡村、农家乐、景点,培育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鼓励非遗特色景区发展。支持非遗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特色小镇。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创新开发具有临夏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促进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推介弘扬力度,利用新媒体手段,多平台、多维度、立体式开展非遗宣传推介活动,积极推动“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专栏3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重点项目

重点创建项目。全力开展枹罕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创建工作。编制完成临夏市文物保护规划。

文物保护项目。加大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护力度,完成东公馆与蝴蝶楼文物保护展示利用项目、东公馆和蝴蝶楼油饰彩绘项目、东公馆除通天楼外的16座建筑保护修缮项目;王坪遗址、罗家尕塬遗址、王竑遗址的保护性设施建设和安防工程、北寺照壁安防工程;红园牌坊油饰彩画项目,临夏市烈士陵园提升改造项目,胡廷珍烈士纪念馆提升改造项目。

非遗活态保护传承项目。新建临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改善提升文化广场。开展非遗三进活动(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新增8-10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传承研习所。利用花儿、河州贤孝、河州平弦等非遗传统音乐、曲艺项目创编3-5个反映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的新作品;举办2届非遗文创产品大赛;打造5个非遗主题民宿。力争新增国家级非遗传人1名,省级1名。

第五章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一、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发展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网络视听、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改造提升动漫、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业态。丰富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提高创意设计发展水平,促进创意设计与实体经济、现代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对接。改造提升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业态,推进动漫游戏业、电竞赛事业提质升级。推进文化与信息、工业、农业、体育、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加快牡丹文化产业园、牛羊文化产业园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激发文化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提高运营效率,优化布局结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向“专业化、特色化、创新型”方向发展,在提供个性化、多样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形成比较优势。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企业,扶持民营文化企业成长壮大。引进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传统线下文化企业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

、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

培育文旅新型消费,提升传统消费,持续培育消费增长点。挖掘夜间消费新功能,新建临夏市“河州味道”文旅美食街。依托八坊十三巷、人民红园、人民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和各文旅景点建设,大力发展假日经济、节会经济、夜间经济,引入现代消费新业态,做活“夜游、夜娱、夜赏、夜宴、夜购、夜宿”为体系的“六夜”产业迸发。培育体育+文旅消费,促进健康、促进全民参与。把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建设集合文创商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培训场所等多种业态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地。改造老花市花鸟市场古玩一条街、水泉巷副食品一条街、“河州味道”文旅美食一条街、新西路民族用品一条街、北大街民俗用品一条街等一批老旧街区,引导文化街、古城古街发展新型文旅商业消费集聚区。制定促消费优惠政策,举办消费季、消费月、数字文旅消费体验等活动,培育壮大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

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鼓励创意设计、规划建筑、园林景观等单位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鼓励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结合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为乡村建设提供创意设计支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加强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和营销,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农产品文化附加值。鼓励音乐工作者、音乐企业、音乐院校、音乐类行业组织等深入乡村采风、展演和对接帮扶,创编、提升,创作“花儿”为主题形式多样、内容健康音乐作品。加强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和活化利用。吸引各级美术院校、画院在王坪江牌村、杨家村、罗家湾村、妥家村等具备条件的乡村设立写生创作和展示基地,支持打造乡村摄影基地,提升乡村地区美术产业专业化水平。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推动砖雕、泥塑等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掘乡村传统节庆、赛事和农事节气,因地制宜培育地方特色节庆会展活动。

专栏4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

新型文化业态培育项目。培育2个旅游演艺项目。开发具有夏特色、主客共享的小剧场文化娱乐消费产品,对长期在剧场演出且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演艺剧目和演艺院团,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实施老旧文化街区提档升级项目提升改造老花市花鸟市场古玩一条街、水泉巷副食品一条街、“河州味道”文旅美食一条街、新西路民族用品一条街、北大街民俗用品一条街等一批老旧街区。  

着力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支持文化场馆、文娱场所、景区景点、文化街区(园区)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支持演艺机构举办线上活动,培育1-2个数字艺术体验场景项目。    

着力提高文创产品研发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意设计企业,举办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培育一批沉浸式体验项目。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景区景点等运用各类资源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培育2个沉浸式体验项目。

差异化品质化打造写生基地。建立江牌村、杨家村等一批乡村旅游采风、研学、艺术写生基地。

文化产业重点创建项目。创建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第六章  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一、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深度挖掘全市民族民俗文化、黄河文化、牡丹文化、非物质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临夏·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等一批旅游度假区和休闲假示范项目,东郊公园、万亩牡丹画卷、南龙凤凰山文旅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人民红园升级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折桥镇打造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构建形式多样的文旅产品体系。

文化体验游产品。深入挖掘以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砖雕、木刻、彩绘、铜铸、蛋雕为代表的民间工艺文化,以河州贤孝、河州平弦、天启棍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以牡丹、商贸、美食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大力宣传展示“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河湟雄镇”的历史文脉,将各类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景区开发、文化演艺、产品培育、线路设计、导游讲解等旅游全过程。积极开发“八坊十三巷—东公馆—人民红园—“河州味道”文旅美食街—茶马古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彩陶馆”民俗风情体验游线路,重点打造以文化展演、技艺体验、美食品尝等为核心的产品体系。

乡村休闲游产品。以大夏河沿岸和百里牡丹长廊建设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田园果乡、休闲农业、乡村观光、民俗文化、亲水度假、农林土特产等生态旅游产业,开发以“近水、赏花、品”为特色的田园山水赏析游、农事采摘体验游等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开发万亩牡丹画卷—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瓦窑迪乐园—南龙碧水苑—金色草滩—魅力折桥湾”田园农家体验游线路。促进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康体度假等业态的全面融合,积极开发乡村民宿、乡村营地、农庄度假、教育农场、农品购物、民俗体验等类型各异的乡村旅游主题产品。

历史寻迹游产品。深入挖掘以八坊十三巷、临夏红园、东公馆、蝴蝶楼、万寿观等为代表的近现代传统建筑文化,加大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打造古建赏析游、历史遗迹寻访游”文旅品牌。积极开发马家窑文化公园—万寿观—王竑博物馆—人民红园—八坊十三巷—东公馆—临夏市博物馆—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历史遗迹寻迹游线路,重点打造参观游憩、民俗体验、艺术品味、文化熏陶、研学科普、非遗体验等为核心的产品体系。

生态康养产品。深入挖掘南龙山森林资源优势,以王闵家村、杨家村、妥家村、罗家湾村为重点,大力发展自然风景观光游、森林生态康养游,连片打造集乡村田园观光、山地运动、游乐休闲、农事体验及老年人田园乡居等功能于一体的南龙生态休闲旅游产品。积极开发对大众旅游市场有强大拉动力的森林生态旅游类项目,构建以自然观光、野外探奇、休闲度假为特点的体验类旅游和以健体疗养、康复养生为特点的康养类旅游等生态游产品体系,开发“王坪村—枹罕山庄—凤凰折桥湾”生态观光休闲游线路,大力发展自驾游、山地体育赛事、森林氧吧、健康膳食等主题产品。

红色烽火游产品。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原则,依托胡廷珍烈士纪念馆、临夏市烈士陵园、红园团结堂等红色旅游资源载体着力打造革命圣迹缅怀游线路。推进革命历史纪念馆建设,提升打造胡廷珍烈士纪念馆等重点红色旅游景点,发展以红色历史场景再现为主的传统红色旅游产品。创新红色旅游资源利用方式,积极开发红色教育培训、红色研学旅游、红色军营户外拓展训练、红色旅游演艺、红色文化旅游节等新业态红色主题游产品。

二、提升旅游要素品质

打破围绕“游”为核心要素,配置“食”“住”“行”“购”“娱”等辅助性要素的传统局面,树立“每一个要素都是一种独立业态”的理念,鼓励各要素独立创新产品与服务,打造全新业态,延伸价值链条,促进旅游全产业发展。

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实施景区铸魂提质增效工程,突出“景区业态、内涵品质、综合功能、配套设施、管理服务”五大重点,推进景区转型升级、产品创新和要素聚集,提升景区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批高品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加快推进将八坊十三巷创建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折桥镇打造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人民公园、万亩牡丹画卷、南龙凤凰山文旅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围绕“魅力花都、公园城市”的城市定位,打造旅游休闲功能突出、旅游休闲产业完善、旅游休闲环境和谐的主客共享城市空间。科学规划城市休闲空间,提升城市广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城市文体活动公共空间,开发旅游休闲购物、美食酒吧等城市经营性休闲空间。丰富城市各类文化活动、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旅游休闲活动。推出一批夜间休闲游览项目和夜间旅游观光线路,丰富夜游八坊十三巷、人民公园、人民红园、茶马古市、义乌商贸城等夜间娱乐休闲区域为主的“夜游、夜娱、夜赏、夜宴、夜购、夜宿”旅游产品。以中天健广场、天元广场、义乌商贸城等为依托,打造具有鲜明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具备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公共服务等功能的主客共享街区空间。以文化为特色,加强街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升街区文化内涵和生命力;以旅游为附着点,用景区创建标准和旅游六要素概念优化提升街区环境和服务品质;以业态为核心,丰富现代化、多元化、个性化产品供给,提升街区吸引力和消费力。

促进旅游住宿业差异化发展。重点打造酒店群项目,持续提升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等传统住宿业态品质,积极开发主题酒店、旅游民宿等新型住宿业态,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层次旅游住宿体系。鼓励民间资本在南龙凤凰山等景区景点、枹罕等特色小镇和折桥村、罗家湾村等旅游村建设不同风格、特色鲜明的网红客栈、民宿驿站等,重点培育体现折桥镇特色美食和乡野体验性、南龙镇乡村休闲娱乐性、八坊十三巷民俗观光性的民宿品牌。成立临夏市酒店协会,大力推行品牌化管理、连锁化经营,促进夏旅游住宿规范化、品质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鼓励智慧酒店建设,创新旅游住宿体验。

推动旅游餐饮业内涵式发展。积极实施“文化+餐饮+旅游”工程,将历史文化、乡风民俗、自然生态等元素与餐饮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传统饮食文化,打造“河州味道 临夏美食”特色美食品牌。推进多元化旅游餐饮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由星级饭店、特色餐饮、精品餐馆、农家乐餐饮、“河州味道文旅美食一条街等各种档次、不同类型组合的旅游餐饮结构,适应各游客的饮食需要。打造具有临夏特色的旅游餐饮品牌体系,加大对手抓羊肉、临夏锅盔、河包子、馓子馃馃、甜麦子八宝盖碗茶等特色餐饮的挖掘和包装力度,积极推进创新研发,推动打造“甜麦子茶饮”、“八宝盖碗茶”、“花儿精酿树莓啤酒”等网红饮品“河州老八样”、“河州牛羊宴”、“河州牡丹宴”等系列特色精品宴席,形成地方特色餐饮体系,营造精致餐饮空间,优化特色餐饮体验。推广八坊十三巷保护改造经验,建设一批多元化、融合型特色餐饮街区。开展旅游特色餐饮体验店、旅游特色餐饮厨师定期评比活动。举办各类文化餐饮体验活动,扩大夏美食知名度。到2025年,建成一批特色餐饮街区,培育一批知名夏特色美食品牌店。

推进旅游商品业智创式发展。依托夏特色资源,融入临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域特色,做特商品,做足文化,做强品牌,做大产业,打造夏伴手礼”品牌。积极促进旅游商品设计与研发,依托牡丹、八宝茶、牛羊肉、乳制品等特色资源,结合非遗项目临夏砖雕、雕刻葫芦、民族刺绣、仿古彩陶,打造文化内涵丰富、时尚气息突出的夏旅游商品系列。建设特色旅游购物街区和购物场所,优化旅游购物环境。依托主要旅游景区,加快建设一批主题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推动建立集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专业化旅游购物中心。建设多样化的旅游购物平台,推进旅游商品直销中心和文创产品馆建设。

丰富主题化休闲娱乐项目。大力开发夜间旅游,加快培育影视娱乐、康体疗养、瑜伽美容等专业化程度高的休闲娱乐业态,拓展休闲娱乐项目。围绕“夜游有景”,开发夜游大夏河、夜游八坊十三巷等项目,不断丰富夜游观赏活动;围绕“夜食有味”,打造以河州味道文旅美食一条街为依托的特色鲜明、牌面统一、价格合理、靓丽整洁的美食文化特色街区;围绕“夜娱有乐”,开发科技灯光秀、乡村灯会灯展、乡村小舞台、漫步公园之夜等多元化夜间项目。积极策划影视表演体验,依托八坊十三巷、义乌广场、中天健广场等区域筹划影视秀、场景演出等活动,活跃文化旅游消费和夜间旅游经济。

构建便捷通畅的交通网络。积极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拓展新功能、开发新产品,形成新业态。加快环城北路、G310至G568连接线、兰合铁路临夏站、G1816乌玛高速临夏西互通立交工程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多元外部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中心交通—旅游公交/旅游自驾—景点”的交通换乘系统建设,实现各种交通方式有效对接;积极融入“一环三线”自驾游旅游大通道,打造“快旅慢游”旅游交通网。重点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布局,以刘临路和民主西路为基础,建设折桥村—临夏汽车站—枹罕镇的旅游专用通道;以南滨河东路为基础,建设大夏河滨水旅游专用通道;以迎宾大道、解放南路、团结路为基础,建设南龙到万寿山公园的旅游专用通道;形成城区南北旅游环线。开辟环临夏市主要景区旅游公交环(专)线,设计开发畅游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八坊十三巷、东公馆、百里牡丹长廊、人民公园、人民红园等主要景点的观光游览专线,加快华寺西路停车场修建进度,打造市内旅游集散地和交通输转中心。推进四镇乡村景区主干道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实施。设置供游客多元体验的交通方式,推进城市公园体系慢行绿道与登山健身道建设,加快提升旅游区内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完善交通枢纽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标识引导系统等设施,增强自驾游服务等功能。鼓励在干线路侧空间富裕范围设置驿站、简易自驾车房车营地、观景台等设施,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优化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布局和功能,将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咨询中心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深入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建设一批规模较大、档次较高、设施完备、管理到位的旅游厕所,增加旅游厕所密度,在重点景区建设第三卫生间,达到旅游厕所数量充足、覆盖城乡的目标。高质量推进折桥湾旅游示范区等旅游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打造镇村景区观景台、栈道、田园景观小品、休憩座椅、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等附属设施,有序推进乡村主要景点村道翻新拓宽、停车场改扩建和主干道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实施完善旅游交通配套体系,建设功能齐全、规模适中的公路服务区加强节假日高速公路和景区道路交通组织,增加公共交通运力,及时发布景区拥堵预警信息。合理设置交通标识和旅游标识系统,在高速公路出口、迎宾大道、市县快速通道等主要路段设置标识牌;在景区、车站、道路等完善中英文对照国际通用旅游标识,建立特色鲜明、符合国家标准、覆盖城乡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旅游指示标识和引导标识。鼓励有条件的镇村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思路,完善交通引导、信息咨询、应急救援等服务功能。谋划建设游客中心、旅游购物店、特色驿站、自驾游营地等功能服务项目。

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利用乡村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1.优化乡村旅游发展布局。依托全市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构建农文旅一体化、集群化、差异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四大板块折桥板块,按照“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的布局,依托甘肃特色气候小镇和折桥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字招牌,突出气候条件、水文景观、盖碗茶文化、爆炒鸡美食等特色资源,叫响做大“魅力折桥湾”旅游品牌。引进天元、东太等州内有实力的企业,精心组织实施好水上乐园、树莓种植基地项目,加快折桥湾旅游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折桥大院、折桥湾休闲旅游康养综合体、折桥镇乡村旅游生态研学基地、九眼泉综合保护开发、九眼泉绿色无公害采摘园、河州花之约花卉博览园、折达路沿线生态绿廊、大庄智慧农业示范园、慈王农庄二期等项目,以折桥、祁牟、慈王、大庄等村为重要节点,集中连片、串点成线,形成集农耕体验、休闲采摘、特色美食、生态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小环线。南龙板块,按照“休闲静谧园林化的凤凰山主题乐园”的布局,依托卧龙山、凤凰山、南龙山的自然风光和向阳花海、金色草滩、杏花岭等现有旅游景点,沿罗家湾、杨家、妥家、王闵家村加快推进凤凰山文旅景区建设,配套建设绿化景观、停车场、登山健身步道、公厕等附属设施。积极引进豪富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投资建设凤凰山文旅景区、凤凰山“童梦世界”主题游乐园、生态康养基地、宾馆酒店、生态民宿等项目,努力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争取实施南山造林绿化工程、南龙金银花基地、碧水苑王家磨垂钓园、南龙一条街改造提升、高邓家旅游景区、南龙康养小镇、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枹罕板块,按照“牛羊文化产业园”“牡丹文化产业园”的布局,建设运营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努力建成全州建设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示范带动能力最强、发展后劲最足的高新花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依托牡丹、芍药等花卉种植资源和河州小镇、王坪江牌花海等景区景点,采取“科研+龙头+基地”的模式,重点实施牡丹芍药种植基地,加快建设集牡丹芍药育种育苗、产品研发、展示展销为一体的牡丹科技园,配套产业园道路拓通改造工程,形成从育苗到种植、从销售到加工的牡丹全产业链条。结合北山综合治理生态廊道项目,积极推进枹罕山庄旅游综合开发、王坪旅游综合体、江牌田园小镇、康养休闲垂钓中心、西郊公园等项目。城郊板块,按照“花卉产业园”的布局,依托群众种植经营花卉的传统优势,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整合土地资源和200多户花农,引进燎原集团在城郊镇堡子村建设种苗繁育、市场销售、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花卉产业园”,形成集花卉交易中心、花卉栽植培育基地、盆景园、商业街四大板块为一体的城市花卉市场,配套建设周边道路和风貌改造建设。继续推进瓦窑迪乐园二期项目建设,打造集体育、竞技、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休闲体育公园。

2.打造“乡村周末微度假”品牌。打造以生态为依托、以文化为内涵、以乡村为载体、以活动为特色的“乡村周末微度假”品牌,推动全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提升“乡村周末微度假”设施品质,依托乡村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挖掘乡野村趣,着力创意策划。积极申报陇原品牌民宿建设项目,打造主题精品民宿与特色乡居品牌。优化“乡村周末微度假”环境,推动枹罕田园小镇、折桥康养小镇、南龙金色草滩生态小镇、城郊花卉小镇等项目建设。丰富“乡村周末微度假”活动,开发农事体验、乡间赛事、特色餐饮、艺术采风等新兴旅游业态。面向本地及周边市场,积极推广“乡村周末微度假”品牌,大力拓展陕甘青宁市场。按照《“陇上乡遇”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品牌建设要求》《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要求》,将我市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5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重点村1个,达到国家4A级标准的乡村旅游景区1个,形成1条西部知名乡村风景道。

3.促进乡村文创产业发展。发展乡村文创产业,用文化唤醒乡土,用创意激活乡村,促进传统村落“人来、村活、业兴、文盛”。实施乡村文创招才引智项目,吸引高水平文创专家、艺术团队驻村创作创业,打造艺术驻创基地、摄影写生基地、高校社会实践基地等。积极开展乡村文创培训项目,引导农民提升艺术创作水平,促进乡村文创商品提质升级。创新乡村文化空间和商业空间,建设乡村美术馆、乡村博物馆、个性化书店等,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围绕乡村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俗表演等,开发乡村节庆品牌、乡村旅游演艺节目等,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服务。

专栏5 完善现代旅游产业重点项目

重大文旅游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建设马家窑文化公园暨博物馆群建设项目、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项目、临夏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等20个重大项目。

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增示范性旅游厕所20个。新增20处残疾人、老年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设计推广临夏市旅游标识系统。重点打造镇村景区观景台、栈道、田园景观小品、休憩座椅、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等附属设施。

区域旅游交通重点项目。构建“一环三线”的自驾游旅游大通道。建设“折桥村-临夏汽车站-枹罕镇”等4条旅游专用通道。

乡村旅游升级项目。构建临夏市乡村旅游四大板块——折桥板块、南龙板块、枹罕板块、城郊板块,重点建设折桥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南龙休闲静谧园林化的凤凰山主题游乐园、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牛羊文化产业园和城郊花卉产业园等5个项目。打造临夏“乡村周末微度假”品牌。建设1个艺术或文创主题乡村,5个乡村博物馆或美术馆。培育10精品民宿1个民宿集群,1个国家级甲级民宿,5家乡村旅游合作社和2家乡村旅游龙头企业。

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将我市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5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重点村1个,达到国家4A级标准的乡村旅游景区1个,形成1条西部知名乡村风景道。

第七章  推进文化和旅游全业态融合

顺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文化和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促进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

一、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打造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传播文化特色的双生共赢良好局面。

1.以文塑旅,提升旅游的品质和内涵。依托文化文物资源培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业态、增强产品吸引力,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发展,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旅游精品;将民族民俗文化、黄河文化、非遗文化等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景点开发与建设,使文化成为景区景点金字招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纳入旅游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使临夏旅游成为精神之旅、文化之旅。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鼓励旅游场所丰富文化服务功能,增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内涵,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

2.以旅彰文,扩大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发挥旅游公众参与多、传播范围广、市场化程度高等优势,用好景区、景点、导游、游客等媒介,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好临夏故事,让旅游成为文化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窗口。积极推进博物馆、图书馆、剧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等丰富旅游功能,培育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鼓励艺术院团与重点旅游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高的专场剧目。

3.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创意设计、演出、节庆会展等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实施乡村旅游艺术提升计划行动,设计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性和互动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各环节,支持利用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鼓励各乡镇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塑造“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充分开发民间文化艺术研学游、体验游等产品和线路。全面推进“创意下乡”,有效提升旅游商品开发水平和市场价值。 

二、促进文化和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

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协调发展,通过“文化做内容,旅游做市场”,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价值。

文旅+康养 积极布局康体养生产业,延伸旅游服务,实现养生保健与旅游活动的融合提升。大力开发森林康养旅游、避暑夏令营等旅游产品,依托南龙山森林公园,着力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休闲游憩等森林康养服务,把康体养生”主题贯穿于产品设计、开发、宣传、营销等多个环节。深入挖掘花卉文化、森林文化、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内涵,将食疗、药疗、静养心疗、物理疗养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筹划举办森林浴、中医保健理疗、芳香疗养、艾灸按摩、健康讲座、养生文化论坛等康养文化主题活动。加快推进康养小镇创建,南龙镇依托南龙山森林公园天然氧吧自然条件,打造南龙综合康养小镇;折桥镇以慈王农庄为重点打造特色文旅康养小镇;枹罕镇依托王坪牡丹基地、河州小镇、江牌芍药花海、王坪遗址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田园农庄康养小镇。

+体育 积极推进运动型项目的培训和体系产品开发,研发专业培训体验课程,做大特色文化体育旅游。加快临夏市东区全民健身中心、临夏市综合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持续打造环河健身步道长廊,加快推进临夏游泳馆项目尽早落地实施。依托东郊公园优越的环境条件,加快实施东郊体育公园项目。学习借鉴东营市、张家口冬奥小镇等地区新型文化体育活动举办经验,积极谋划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影响面广的覆盖城市和乡村的体育赛事,积极举办甘肃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西北五省区青少年演武大会、省级以上篮球赛、足球赛,开展青少年体育汇和城市定向赛等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创新性体育活动,挖掘民间传统竞技比赛等新型大众体育活动,让旅游景点、文化品牌“活”起来,不断提升体育旅游的影响力。争取创建具有一定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强、经济和社会效益突出的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文旅+教育 充分挖掘利用全市地质遗迹、文化遗产、非遗文化、博物馆等旅游资源,建设一批科普、观赏、体验、励志、文化型的研学旅行基地。开发以临夏世界地质公园、临夏市博物馆、天文星空公园、马家窑文化公园、彩陶馆等建设知识科普型研学点;凤凰山文旅景区、八坊十三巷、东郊公园、人民红园、东公馆等建设生态旅游型研学点;以砖雕、蛋雕、泥塑、刺绣、铜铸、雕刻葫芦等建设非遗技艺传承型研学点;以胡廷珍烈士纪念馆、东公馆建设红色励志型研学点;以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花卉产业园、慈王农庄、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等建设科技农业体验型研学点。通过打造亲子研学、研学旅行,进一步推动旅游+教育深度融合。

文旅+会展 充分依托河州会展中心等资源,积极承办大型商务会展活动,持续举办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冬春季文化旅游节等自有品牌节会,积极争取筹办省级乡村旅游推介会、国际民族用品博览会等省内、国内大型节会,不断拓展学术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各类行业展会,扩大会展经济效应。提升临夏国际美食民族用品博览会的规模和水平,将其打造成国内品牌展会。

文旅+商贸 依托中天健广场、天元广场、义乌广场等经济片区,打造集文化体验、时尚休闲、体育健身、美食品尝、娱乐购物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商贸旅游经济区。加大民俗文化与商贸产业的联动,谋划举办临夏市茶马古市特色产品交易会,积极筹建集创意、制作、体验、展示、销售为一体的仿古彩陶创意产业基地,向外推出一批本地特色商品,依托交易会平台创造商品价值。以八坊十三巷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为契机,引进知名商贸企业和特色商品入驻景区,进一步丰富景区商品种类,优化提升销售档次和商品结构。

文旅+工业 积极探索临夏工业旅游新模式,大力传承发展地毯、刺绣、砖雕、木雕、铜器铸造等民族民间手工技艺,发展具有临夏特色的民族特需用品,将古河州酒厂酿造,兴强、学和民族地毯手工制作,占林酱醋传统麸子醋制造等传统工业工艺与文旅深度融合,创新打造适应个性化、体验性和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开发生产工艺参观、工业科普、展馆产品展示、工业文化展示、产品体验中心及购物专卖店等。通过塑造工业旅游主题名片,打造临夏工业旅游。

专栏6 文旅和相关产业融合重点项目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建设3-5个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塑造临夏市“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特色品牌。

文旅+康养项目。以康养小镇建设为引领,重点建设南龙综合康养项目、折桥特色文旅康养项目、枹罕田园农庄康养项目。

+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文旅体育融合性项目,着重建设临夏市东郊生态公园—体育公园,凤凰山健身登山栈道、仙人滩登山健身栈道、南龙山森林公园森林步道等18条健身步道项目。培育发展5个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增加休闲度假旅游吸引力、丰富产品形态、提升产品品质。创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2处。

文旅+教育项目。开发知识科普型、生态旅游型、非遗技艺传承型、红色励志型、科技农业体验型等5条研学旅行线路,创建2个省级研学旅行基地、2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研发10个以上研学旅行课程。

  构建旅游市场营销体系

积极开辟客源市场,创新营销理念,加大新媒体营销力度,全面创新旅游营销推广工作。

一、开拓客源市场

紧扣旅游消费市场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多元化的需求,细分市场客群,实现精准营销。找准旅游市场定位,充分发挥临夏作为回藏风情线节点区域优势,依托省内外文化交流、旅游节会,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等活动,将全市独特的地理优势、特色名优小吃、民族民俗文化和持续增强的旅游承载能力推向游览回藏大环线的客流群。挖掘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四季分明自然景观,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玩雪”来临旅游“指南”,制定客源市场开发规划和工作计划,近程旅游以兰州、甘南、定西等城市为核心,中远程旅游以陕西、青海、宁夏、四川等省区为核心,通过“东西协作”渠道,逐步扩展到济南、厦门等地区,稳步扩大旅游客源市场。

二、创新营销方式

把握全媒体时代特点机遇,发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功能,创新临夏旅游营销方式,提升旅游营销能力。大力推广新媒体营销,充分发挥市融媒体中心宣传矩阵、临夏市文旅之声媒介作用,利用短视频、直播、微信、微博等渠道,全方位、多层次、不间断开展“短、平、快”宣传推介,增加魅力花都、公园城市”和“河州味道、临夏美食”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曝光率、点击率。大力开展全员营销,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主动参与文化和旅游推介活动,共同促进临夏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大力实施精准营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客源市场、不同消费群体,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推送个性化特色产品。大力促进主题营销,开展特色主题营销;优化节庆活动,开展节事主题营销,继续高规格举办芍药牡丹花海节、金色草花节、向阳花节、农民丰收节、枹罕山庄梨花节等一系列乡村文化旅游活动,进一步提升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依据季节特点,开展四季主题营销。扩大与在线旅行经营商(OTA)和知名电商合作力度,积极参与国内外知名旅游展会活动。

三、推进区域合作

探索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新方式,以旅游客流、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互联互通为支撑,以品牌互建、市场互推、产品互销、游客互送为目标,构建旅游资源共融网、旅游交通互联网、旅游营销互动网、旅游市场共享网。促进与周边区域旅游信息交流与互动,实现旅游大数据共享。积极融入全州旅游大环线和回藏风情线。在规划统筹、环境共建、设施对接、产业联动、产品互补、品牌共赢、市场共管、联动招商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形成区域联动大旅游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内经典品牌景区合作,打造“一程多站”自驾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对照济临东西部文化旅游协作和厦临友好协作,抢抓东西部文化旅游协作机遇,积极争取东部地区对全市文旅发展在文化交流、旅游活动、培训交流、产业合作、资金援助、项目支持、营销宣传、旅游消费帮扶等方面的支持援助,学习借鉴东部地区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依托人才和经验交流借智作为,依托资源优势和拓展营销借势发展,依托产业扶持借力推进,推动东西部文化旅游深度协作,实现产业互补、游客互推、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全面提升文旅协作水平,推动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水平

全面推进科学技术深度融入文化和旅游领域,深化科技在生产、传播、消费、监管等各环节的应用,从而促进生产方式、体验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推动临夏文化和旅游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一、完善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

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云、网、端”设施。促进文化和旅游场所实现通信信号、免费无线网络、视频监控全覆盖。加快提升八坊十三巷、东公馆与蝴蝶楼等各类旅游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水平。推动文化场所、旅游景区内部引导标识系统、解说讲解系统、智慧旅游监管平台、旅游厕所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强化新建文旅项目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建设,加强对旅游资源、设施设备和相关人力资源的实时监测与管理,推动无人化、非接触式基础设施普及与应用。

二、提升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治理水平

依托临夏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中心项目,加快建设临夏文化和旅游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促进形成信息化、智能化服务监管格局。着力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街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旅游服务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旅游场景化建设。建设文化旅游大数据中心优化平台板块功能整合公安、城管、银联、交通、气象、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数据借助云上河州城市大脑智慧文旅功能提高全市旅游大数据的全面精准化分析、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专用道路、旅游厕所及旅游景区、度假区内部引导标识系统等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借助二维码、微信小程序、导航APP等智能服务推动吃、住、行、游、购、娱等信息全面实现网络一体化、数字智能化为广大游客提供便捷、优质的玩转临夏智慧服务全面实现一站式服务一部手机游临夏等全域智慧旅游模式。强化数据挖掘应用,利用大数据提升文化和旅游决策管理水平,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危机能力。

三、创新文化和旅游数据场景应用

积极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鼓励市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运用数字化存储、开发和利用技术,建设优质馆藏资源数据库,开发特色数字文化体验产品。加快文化场馆智慧化建设,综合运用5G、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技术开发全息欣赏、虚拟展示、智慧导览、沉浸式体验等服务,拓展虚拟现实、互动体验等应用场景。支持文化单位利用社交媒体、应用程序(APP)、短视频平台及其他主流网络平台,开发面向公众的文化艺术数字教育内容。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引导景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普及智慧化服务,完善非接触式服务。健全景区智能调度和应急管理平台,实现景区客流精确预测和科学导流。提升旅游景区数字化预约能力,推广电子票、云排队等在线预订新方式,实现“限量、预约、错峰”入园游览。主动融入数字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数字化建设。

  完善市场治理体系

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文化和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一、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文化和旅游行业“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继续放宽准入限制,有序下放审批权限。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加大对文艺作品、文创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创新服务,支持各类文化和旅游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二、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深入开展平安文化市场建设,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审核机制,加强线上线下内容审核及动态监测,加强演出、艺术品、网络表演、网络音乐、游戏游艺、歌舞娱乐行业内容源头治理,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依托全省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建立旅行社动态管理机制。健全旅游住宿业标准的监督实施机制。建立便捷高效的旅游投诉受理和反馈机制。

三、构建新型监管机制

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规范在线旅游经营服务,对在线旅游等新兴业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创新旅游景区监管手段,落实“错峰、预约、限量”要求,提高智慧化监管水平。推动旅游饭店创新经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行业形象。建立文化和旅游市场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实施风险评估和预警。

四、强化市场执法监督

全面落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完善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综合执法管理体制。建立和实行“1+3+N”旅游综合执法模式,建立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部,组建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管所3支专业执法队伍,建立健全旅游综合治理机制,交通、应急、消防、卫健等部门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综合施策,旅游安全和市场秩序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文旅产业新格局。严格实行综合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统一执法服装、执法标志、执法文书、执法证件,加强队容风纪管理,严格廉政纪律。建立跨部门执法检查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共享执法信息、证据材料等,提高监管效率。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合理范围内设置的营业性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检查力度,开展“不合理低价游”综合治理行动,维护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稳定。加大重大案件督办力度,从严查处含有违禁内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五、加强安全能力建设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严守政治安全和生产安全两个底线,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坚持行业管理职能与安全监管责任相统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健全防范化解机制,强化源头管控,严格风险评估,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建立文化和旅游领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健全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救援体系,加强旅行安全提示。强化安全能力建设,开展行业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推动扩大旅游保险覆盖范围,提升保险理赔服务水平。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加大对公众宣传引导力度,提升安全工作水平。

六、深入推进文明旅游

以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文明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提升从业人员文明素质和文明旅游工作水平。积极推动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单位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在文明旅游宣传和弘扬时代新风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文明餐桌”“理性参团”“绿色出游”等系列活动,引导游客树立文明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文明习惯。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多方式开展文明旅游宣传,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第十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环境质量底线、把住资源利用上线,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推进文化和旅游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文化和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资源保护意识

严格落实省上文化和旅游领域的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做好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优化文化和旅游项目的选址,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对在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内的文化和旅游建设项目,依法依规办理相关准入和用地手续。强化环境教育,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者的生态环境教育,引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意识。

二、引导绿色旅游发展

实施绿色引导工程,在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民宿客栈、文化场馆等各类文化和旅游企业开展绿色发展示范,通过节水节电、绿色低碳升级改造项目等,引导文化和旅游企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建设要因地制宜,鼓励采用节能、轻型、可回收利用的材料设备。鼓励在主要景区和文化场馆建设生态停车场、生态厕所、充电桩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接驳车。

三、控制旅游发展环境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的文化和旅游活动实施类型限制、空间管控和强度管制。旅游项目要严格按照生态保护需要进行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加强对文物及周边环境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监管力度,扎实做好考古工作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游客容量调控制度,严格限定游客数量、开放时段和活动规模,健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其他保护管理制度,严格评估游客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

第十 保障措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更好履行政府职责,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将文化和旅游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人民群众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发展格局。市委、市政府建立文化和旅游工作领导包抓机制,加强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统一领导。文旅部门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实施。各相关部门依据职责,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全力支持文化旅游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深化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内部运行机制。继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管理好文化市场。加快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拓展发展新空间。鼓励文物单位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营,促进文化遗产活化形态创意设计。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夯实文化和旅游统计基础,完善统计制度,提升统计服务能力。

三、强化政策支撑

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全域旅游发展、旅游宣传推广、文化和旅游消费等方向的资金保障力度。紧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专项债券、新基建、文旅康养、数字经济、兰白西城市群发展及东西部协作等一系列政策导向和支持重点,加强与济南市中区、厦门等发达地区的衔接力度,加大在文化旅游领域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力度。建立市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用于支持承办地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健全财政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做好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的立项、实施,推进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智慧旅游等建设。

自然资源部门重点保障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土地供给,优化经营性旅游项目用地政策,研究出台乡村旅游“点状供地”政策。住房城乡建设和文物部门在城乡建设中要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部门完善以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为骨架、乡村旅游公路为补充的旅游交通网络,持续提升公路交通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支撑保障和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新格局。

统计部门牵头完善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健全文化旅游数据核算体系。其他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全力支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加强人才建设

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乡土人才培养步伐,造就一支结构更优、素质更高的新时代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全面落实聚才留才各项优惠政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品德和业绩导向,培养一批高层次文化和旅游人才。推动全文博系统更多人次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临夏州领军人才。实施新时代文化艺术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培养一批文化和旅游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建立文化和旅游人才高地,推进学术交流和智力支持。积极构建临夏市文化和旅游智库,设立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首席专家制度。组建临夏市乡村振兴专家人才联合服务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根据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十四五期间引进相关专业人才10名。

夯实基层人才队伍,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持续开展旅游服务新观念、业务技能、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培养旅游专业队伍,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举办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大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升、“金牌导游”评选等活动,全面提升旅游质量发展水平。实施文旅人才传承培育计划。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扶持一批新型职业“旅农”,培养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实施文化工作者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专项,为基层选派、培养文化和旅游工作者。

五、加强评估考核

各有关部门要分解细化目标任务,确定责任领导,制定实施方案。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明确具体举措和工作进度,抓紧推进。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跟踪分析,形成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可追溯、可评价、可验收要求,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评估制度。适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评估。要加强对本规划的评估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

市委办发〔2022〕73号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pdf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市委办发〔2022〕72号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各镇(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委各部委办、市直各单位:

《临夏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2021-2025)》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各自职责,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月17日   



临夏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2021-2025)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实施,体育强国建设迎来深度推进的重要时期。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改善民生、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繁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据《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临夏州“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等要求,结合“十四五”时期全市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市体育事业成绩显著,亮点频现。五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推动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全面完成“十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十五”体育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群众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坚持大体育发展方向,打破行业、部门的思想藩篱,促进体育与多领域、多行业融合,以活动和场地设施建设为驱动,构建共享均等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临夏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逐步成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方式。制定出台《临夏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全民健身工作全部实现“三纳入”。积极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 加强群众体育锻炼,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3.3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达到38%。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996名,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7人,直接服务群众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超过80%以上。积极推进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市内体育社团组织发展到22个,晨、晚练点和健身气功站点共计72个。全市举办各类体育活动1000余场(次),年均参加人数6余万人(次)。持续创建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功举办甘肃省“金色的田野”广场舞大赛,连续5年举行“东太杯”篮球邀请赛、连续2年“发现临夏”八坊十三巷城市定向赛、连续四年全民彩虹跑等群众喜爱的比赛项目,“生活体育化、体育生活化”的健身氛围日趋浓厚,初步形成了“全州首位,全省前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以承办甘肃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为重点,优化运动项目布局,不断提升重点项目核心竞争力,深化“体教结合”路子,竞技体育成绩稳中有进。全市成立4个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开展足球、篮球、田径、科技体育等项目业余训练,参训人数达到1230余人,训练规模不断壮大。承办2017年甘肃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省十四运上获得金牌8枚、银牌6枚、铜牌5枚,为历史最好成绩。在全州青少年滑雪邀请赛中获得2金1银1铜。

青少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十三五”期间,新增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所、州级3所,3所学校命名为2019—2022年度州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每年5-6月期间,举办临夏市“牡丹杯”足球、篮球、乒乓球、围棋系列少年锦标赛,有超过5000名青少年学生参加,是全省首个县(区)级系列锦标赛。每年9月-10月期间,举办青少年体育舞蹈邀请赛,是全市体育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亮点,来自省内13个市州的多支代表队参与角逐,已逐步成为我州青少年体育的盛宴。构建冰雪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1月成立临夏市青少年滑雪队,为省内首支青少年高山滑雪队。

体育产业焕发活力。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 体育产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先后成功承办甘肃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四国篮球职业篮球争霸赛(临夏站)、国际职业搏击赛、全省围棋锦标赛、甘肃省第七届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2019年成功举办了“梦之星”世界青少年体育汇,来自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韩国等17个国家的600余运动健儿开展6个大项为期8天的综合比赛。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参与体育产业,全市现有体育类小微企业33家,建成王闵家垂钓休闲园、甘光羽毛球馆民营体育场地2个。健身休闲产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健身馆、健身房、体育俱乐部不断兴起,成为体育产业新兴力量。加强体育彩票销售管理,“十三五”期间年均销售体育彩票近1亿元,销量位居全省前列。

体育设施布局更加完善。全市公共体育设施数量大幅增加,布局不断完善,基层体育健身环境持续优化。全市新建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馆、州全民健身中心,改造提升红园体育馆、东区体育场等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可用于群众健身的大型公共场地5处,民营体育场地2处,七公里智能健身步道1条。36个行政村建有39个文体广场,其中拜家村、石头洼村、青寺村各有2个文体广场。全市新建住宅小区及部分老旧小区安装健身路径共计96条。在临州级机关事业单位建有羽毛球馆1个,篮球场8个,健身路径8条。到2020年,全市体育场地面积达71万平方米,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方面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二、面临形势

重大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市体育发展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体育强国建设明确新定位,形成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体育强国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要求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措施,有助于激发体育事业发展活力,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促进体育事业进一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

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催生体育产业新动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新产业、新消费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受到国家及各级政府政策支持,以创新引领全民健身、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体育发展的新模式,体育开启了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新技术体育领域场景应用,聚焦智慧体育发展新方向。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5G+8K等新技术在体育领域场景应用不断扩大。新技术应用持续将改变体育发展方式,推动体育的快速崛起,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身与健康需求,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构建大健康的体育产业新生态,智慧体育将成为体育发展的新方向。

)面临挑战

国内外发展环境呈现新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复杂的内外环境因素叠加给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所有国际和省市级、区级体育赛事活动以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等取消或延期。足球、篮球、排球等职业联赛也延期举行。体育场所挂牌歇业,室外的健身场所、体育场馆以及体育培训机构停业,体育消费人数大大减少,夜间体育消费萎缩明显。疫情对体育赛事业、健身休闲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场馆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等造成巨大冲击,影响深远,体育行业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需要很长的周期。

全市体育事业发展存在弱项。建设用地缺乏,体育公共设施难以均衡。近年来,全市虽然增加了一批场馆设施和健身场所,但与城市快速发展和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相比,仍然相对滞后,一方面,现存的旧城居住区人口密度大,活动空间狭小,缺少健身场所。另一方面上级诸多援建体育惠民工程,例如体育公园、社区体育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地等项目,多次选址协调,均因全市体育建设用地问题,难以进入实质建设阶段。后备人才匮乏,体育事业发展难以为继。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多年来因体制编制财力等多种因素限制,全市未招录过体育专业技术人才从事体育管理、开展青少年训练等工作,伴随着机构改革,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机构撤销,业余训练工作薄弱,体育系统与教育部门人才共育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相互之间缺乏协作与配合,在场地管理、经费使用、人员调配等方面缺乏相互支撑和内在联系,导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金字塔底部基数无法扩大,从而影响体育事业发展潜力。市场基础贫乏,体育产业发展难以持续。近年来体育产业虽有发展,但基础薄弱,规模较小,场馆利用率不高;体育用品、消费市场培育力度不够,体育设施、健身器材、竞赛表演器材等体育装备制造业尚属空白;体育活动的社会化运作能力不强;对大型体育赛事冠名、合作、赞助、广告等无形资产的开发重视不够,体育赛事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力度不大;体育赛事带动体育休闲、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临夏市体育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不断增进体育民生福祉。充分发挥州委州政府所在地优势,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体育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临夏竞技体育竞争力,全面提升体育产业能级,促进消费 、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在加快建设甘肃西南部地区门户城市和全州的中心城市中彰显临夏体育担当 、展现临夏体育风采。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将促进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作为发展临夏体育的总体目标和根本宗旨,并作为具体开展全市各项体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体育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体育新发展格局,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体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进一步深化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临夏体育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与市场在配置体育资源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育和引导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

坚持全面创新。全面创新临夏市体育的发展思路与工作措施,力争在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发展上彰显新担当,在坚持与发展体育特色中谱写新篇章。深入挖掘体育文化内涵,突出临夏市体育文化特色,培育具有临夏市特色的运动项目和品牌赛事,把临夏市建设成为甘肃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坚持真抓实干。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打破僵化思维,摆脱路径依赖,树立“实干”导向,锤炼“真抓”作风,提升“会抓”本领,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坚持综合效益。树立综合效益观,充分发挥体育在增强体质、推动教育、丰富生活、拉动经济、繁荣文化、稳定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为促进临夏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坚持依法治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法律规范体系,用法治方式推动体育发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引导体育社会组织依法自治,重点推动基层体育治理,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体育新格局,不断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 时期全市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5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体育组织健康发展、公共体育服务完善、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努力实现现代化 , 巩固和提升临夏体育发展整体水平全州领先、全省前列的地位和优势,积极创建全民运动健身示范县,深入推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赛事之城建设。

具体目标:

全面开创群众体育新局面。建立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工作经费人均达到3元以上。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80%以上,体育场地利用率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直接服务群众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1500人以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

奋力实现竞技体育新突破。加强体教深度融合,探索竞技体育转型发展模式,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调整优化竞技项目布局,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高科学训练水平与效益,争取全运会、省运会争金夺银,州运动会确保金牌、奖牌、总分三个第一,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努力提升体育产业新能级。认真落实体育产业相关政策,使全市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促进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激发市民体育消费需求,扩大体育消费。力争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达到 6.5亿元 , 实现增加值1亿元。

大力拓展全民健身新空间。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增量提质。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等设施。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结合未来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城市更新行动,规划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力争新建群众身边体育健身设施30处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晨晚练点和健身气功站点发展到80个以上。争取到2025年,有效解决制约健身设施规划建设的瓶颈问题,相关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更加健全高效,健身设施配置更加合理,健身环境明显改善,形成群众普遍参加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

积极营造体育文化新氛围。坚持体育文化自信,进一步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宣传在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挖掘体育文化的多元价值,大力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不断丰富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特色,积极推动体育文化与旅游休闲、武术养生、传统节庆和地域特色的融合发展,推动体育非遗文化的发展,助力提升临夏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深化体育改革,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体育领域综合改革,探索体育发展新模式 对接国家、甘肃省及临夏州体育改革顶层设计,落实配套政策,细化制度措施,加快深化体育领域综合改革步伐。厘清体育领域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力量,构建管办分离、内外联动、各司其职、灵活高效的体育发展新模式。 

创新体育发展体制机制,增强体育发展核心竞争力 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释放体育发展潜能,优化体育发展政策环境,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破除体制性障碍,吸引社会力量投入体育发展。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理顺体育事业管理脉络,不断增强体育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体育部门的协调管理职能,建立市政府定期研究体育工作机制。完善政府协同推进体育工作体系和体育工作督查评估机制,加强对体育赛事、体育市场经营等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不断优化服务。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的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引领社会力量承担专业化、社会化的体育服务。

应对复杂变化环境条件,提升体育治理和防范风险能力 提升新时期人民群众体育美好生活诉求广泛多元的治理能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时期体育结构优化、方式转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条件下的治理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引领时代体育科研活动形态和科技开发模式出现一些根本性变化的治理能力,提升数字时代体育形成新消费模式、市场秩序的治理能力,提升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多点呈现条件下体育发展机遇与风险应对的治理能力。

二、围绕体旅融合,发挥全民健身运动新动能

积极发展群众体育,落实全民健身惠民计划,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着力健全完善全市全 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更多公共体育服务和产品,满足广大群 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编制《临夏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 - 2025) 》 , 明确各年度目标任务。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根本方针,紧紧围绕便民惠民,大力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群众体育,开展全体人群参与的体育健身活动。抓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推进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常态化,将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纳入社会发展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科学健身评估体系和个性化运动处方平台。积极推动“体医融合”,大力推广健身气功运动,注重促进科学健身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性研究,研制推广体育健身新项目、新方法。落实国家、省、州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以标准化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统筹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均衡配置公共体育资源,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互联互通,逐步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区域、城乡和人群间的均等化。提升全民健身公共空间舒适度,加强无障碍设施、休闲驿站、智慧信息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构建“15分钟健身圈”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 继续保持全市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80%以上。推动全市大型公共体育场馆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继续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潜力,深入推进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100% 向社会开放。全面落实《甘肃省全民健身条例》把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全民健身经费随国民经济水平提升逐步增长,积极推进健康临夏建设。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精心打造“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中国农民丰收节、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等主题活动。大力开展健身走(跑)、广播体操、骑行、登山、徒步、球类、广场舞、啦啦操、街舞、跳绳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不同层次的健身活动,丰富群众体育生活,推动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化。积极培育滑雪、钓鱼、射击、自行车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健身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充分利用全市丰富的生态资源,创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休闲基地和运动项目。力争创建1至2个国内一流、具有临夏特色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3个以上具有特色的州级品牌赛事。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全省综合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等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和全民健身展示活动。

逐步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大体育类社会组织建设,健全体育类社会组织网络体系。健全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带动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健身活动。鼓励发展在社区内活动的群众自发性健身组织。采用“线上+线下”指导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动专业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为群众提供良好的运动健身环境,确保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3.5人,每年百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广泛宣传科学健身,加强群众安全意识,安全有效开展各项体育健身运动。支持社会体育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到 2025 年底,全市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或在乡镇( 街道)备案的社会体育组织 35家以上。

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通过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城市公益性建设用地、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倡导复合用地模式等方式,挖掘存量建设用地用于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潜力。构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加强场地设施建设,补齐全民健身设施短板。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健身步道、健身广场等健身设施。重点推进临夏游泳馆、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环大夏河体育健身步道、凤凰山登山步道、王坪登山步道、滨河路骑行步道、室内滑冰场等项目。简化健身设施建设审批,新建居民小区和社区落实“至少有一片公共活动场地(含室外综合健身场地),用地面积不小于150㎡,配置健身器材、健身步道、休息座椅等设施以及沙坑等儿童娱乐设施”的标准,补齐社区建设短板。 鼓励新建工作场所建设适当的健身活动场地。加快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力度,将赛事功能与赛后利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实现体育资源享,向社会低收费或免费开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逐年提升。加强政策协同,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一批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健身设施和冰雪设施。重视体育设施建设的绿色生态,推广绿色建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实施节能降本改造,加快运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进场馆管理和赛事服务。体育场馆建设与城市风貌、城市文脉、城市精神相适应。户外运动设施不逾越生态保护红线,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打造运动场景,重点推进南龙碧水苑、城郊迪乐园户外冰雪运动基地、河州水世界综合体。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实现全覆盖。

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依托临夏智慧城市建设工程,通力打造临夏体育智慧云平台。使建成后的体育智慧云平台成为临夏市体育大数据中心,并具备体育信息发布、体育资源管理、体育服务、数据共享平台等多种功能。实现整合全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机构、教练、企业等供给资源,为居民提供在线场地预订、赛事信息精准推送、社区健身技能配送、教练预约、商品与服务选购、健身知识与方法、健身知识讲座、健身视频课程等初级功能,并逐步实现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体质监测、运动处方、运动康复等服务功能。建立市民运动健身积分制度,通过线上打卡和线下健身指导服务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服务闭环。加快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和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的建设,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覆盖率逐年增加。到2025年,各镇、街道分别至少新建1处智能健身器材设施或场地。

大力助推乡村振兴。发挥体育行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农业、康养等融合发展。聚焦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补齐乡村体育发展短板。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培育乡村经济新增长点。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升乡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体育彩票公益金作用,服务农村百姓民生福祉。创新乡村体育发展模式,打造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新亮点。

 

专栏1 实施全民健身行动计划

公共健身设施场地建设。重点推进临夏游泳馆、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环大夏河体育健身步道、凤凰山登山步道、王坪登山步道、滨河路骑行步道、室内滑冰场等项目;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成1个全民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每个社区因地制宜建设1个可开展球类运动的多功能运动场地(所);设立至少80个晨晚练点和健身气功站。提质现有城市“15分钟健身圈”,建设农村“30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

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每年举办全市性广场舞大赛、彩虹跑等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至少80场(次)。创建1至2个国内一流、具有临夏特色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3个以上具有特色的州级品牌赛事。

全民健身智慧化建设。打造临夏体育智慧云平台。新建或改扩建1-2条智能健身步道,各镇、街道分别至少新建1处智能健身器材设施或场地。

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全市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或在乡镇( 街道)备案的社会体育组织 35家以上,鼓励组建社区群众自发性健身组织。每年至少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0名。

三、深化体教融合,加快发展青少年体育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和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指示为目标,积极与教育部门协调,优化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条件,研究完善体教融合政策措施,充分运用竞赛杠杆,搭建协调高效的体教融合运作模式,努力形成“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成果共有”的格局。加强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和支持力度,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思想意志,健全人格品质,提高运动水平,培养徳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为加快建成幸福美好新临夏提供人才支撑。

深化体教融合,完善青少年体育发展体制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临夏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各类体育社团、社会体育组织三大阵地建设,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督导机制。体育、教育部门统筹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联合指导制定年度竞赛计划,共同组织举办学生(青少年)运动会和体育竞赛。积极探索具有临夏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道路,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协同育人、融合发展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格局。

加强学校体育,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建立“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整合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新增3-5所传统体育特色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普及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评定,提升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达标率。鼓励各级学校建立学校体育项目训练队,结合实际开展篮、足、排三大球以及田径、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项目运动,全面落实学校大课间制度,确保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各不少于一小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丰富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切实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鼓励学校建立体育运动、智力运动和科技体育等学校代表队。大力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积极举办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活动,创新青少年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增强青少年体育活动趣味性和吸引力,鼓励和引导更多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

改革培养模式,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储备筹建临夏市少儿体校(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建立以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主阵地,以体育特色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抓手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新周期国家级、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工作,将学校和体育类社会组织纳入评选范围,充分发挥学校普及技能、社会组织个性化培训的功能。

加强规范管理大力培育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扶持和引导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新增2-3个省级、州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立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规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行管理,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级评定工作机制,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提升服务质量和规范化水平。积极引导体育协会、俱乐部等体育类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补贴等方式,参与青少年体育竞赛、体育活动、各类青少年体育培训服务等,拓展社会资源投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途径。

专栏2 促进青少年体教融合计划

学校体育工作。新增3-5所传统体育特色学校、1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确保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各不少于一小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筹建临夏市少儿体校或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新增2-3个省级、州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临夏市青少年滑雪队训练基地。构建临夏市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创立3-5个在甘肃省有影响力的青少年赛项品牌。

四、坚持多元化发展,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加强训练条件保障建设,夯实竞技训练基础进一步推进训练场馆设施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对临夏市奥体中心等体育场馆进行标准化改造,满足竞技训练的各项功能需求。全力推进临夏市全民健身中心项目,“一馆两用”满足全民健身运动的同时解决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专业训练场地问题,为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条件保障。  

调整优化竞技项目布局,保证持续发展动力按照“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打造优势”的布局原则,调整、优化临夏市竞技体育项目布局,使得传统项目有优势新兴项目有突破。继续保持篮球、乒乓球、武术等优势项目的竞争力,拓展滑雪等潜在发展项目。进一步完善训练基地和新一轮训练点校的布局,加大对临夏市青少年滑雪队的支持力度,常年开展训练。大力支持足球、篮球项目发展,加强足球、篮球传统学校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足球、篮球运动发展。 

培育高水平竞技品牌赛事,打造市级体育竞赛体系以“凝练特色、精耕细作、提升体验、打造精品”为指导,做好青少年球类系列锦标赛的组织工作。继续探索、培育高水平竞技赛事,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形成“1(国家级)+2(省级)+5(州级)”品牌赛事新格局。打通教育部门与体育系统的赛事体系,打造临夏市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逐步将工作重心转向以竞赛为导向,以提供服务为核心,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发展。探索竞技体育与社会力量(俱乐部、协会、企业)结合的多元发展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群众关注度高、市场化程度高的篮球、足球、武术等项目的训练与竞赛。吸引市内外优秀企业参与重点优势项目建设,依据平等合作、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单项体育协会改革,使其机构更加健全、职责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管理更加规范,在高水平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专栏3 实施竞技体育攀登计划

拓展竞技项目覆盖面。夯实参与面广的竞技体育群众基础,广泛开展篮球、乒乓球、足球、武术、羽毛球等运动,做到“有赛事、有场地、有经费”。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培育3-5项有潜力的田径项目。

实现竞技成绩再突破。力争全运会夺牌,在甘肃省十五届运动会争金夺银,确保州运会金牌、奖牌、总分三个第一。冰雪项目力争国家级奖牌、省级金牌。其他赛项实现新突破。

五、做大体育产业,实现体育产业发展新突破

聚焦重点领域,强化体育产业要素保障,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完善优化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 点产业,争取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以举办高水平体育精品赛事为引领,优质体育健身俱乐部、现代城市体育综合体,高品质发展竞赛表演、民营场馆、健身休闲、体育旅游、体育培训、体育传媒、场馆服务等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扩大体育服务业规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一批知名体育企业落户临夏。聚焦体育彩票建设,创新拓展销售渠道,持续打造公益品牌,推动体育彩票健康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扩大体育需求,促进体育消费。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旅游业全面发展。

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完善体育全产业链条,促进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推动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加快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大力发展智能体育产业,加快推动体育实体经济与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创 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充分发挥临夏地域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冰雪运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产业带。重点推动“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房车露营、山地自行车、运动滑翔伞、跳伞、滑雪等户外运动项目。扶持体育培训 、体育旅游、体育中介咨询、运动健康服务等产业发展,鼓励推广家庭化、智能化运动产品,推动体育与旅游、康养、文化、教育、科技、传媒等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等为核心、体育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结合实际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和知名体育企业,在全市投资实施一批体育产业项目,建立体育产品展示和销售中心、体育精品展示店、体育项目推广区。争创2-3个国家、省级、州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设立临夏市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基地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

丰富体育产品供给。着力发展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和体育服务业。制定体育赛事活动目录,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体育品牌。积极开发山地户外运动、自行车运动、冰雪运动等具有临夏地域特色的体育产业,稳步推进特色体育小镇、体育综合体建设。

挖掘体育消费潜力。落实促进体育消费政策,培育一批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精品赛事、精品线路和体育旅游目的地。培育夜间体育赛事经济,建立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工作机制,鼓励采取发放消费券、举办体育消费节促进体育消费,发展时尚体育消费,培育竞赛观赏消费,持续推动体育用品等重点领域消费。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体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发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产品。

专栏4 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计划

 引进1-2个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

 争创2-3个国家、省州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

 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参与体育产业,体育类小微企业达到50家。

 力争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达到 6.5亿元 , 实现增加值1亿元。

六、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统筹推进体育文化新发展

大力弘扬体育精神,深入推进体育文化传承,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旗帜,充分发挥体育激发斗志、增强动力、传播文化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利用好“临夏市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临夏市融媒体等体育文化阵地,加大体育文化创作精品力度,丰富体育文化产品,推动体育宣传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临夏体育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

传承弘扬体育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大力弘扬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发掘临夏文化的体育元素,将临夏运动员不畏强手、敢于拼搏的奋进主义精神、“爱国爱党爱家乡、团结奋进创一流”的临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提炼和展示临夏体育的独特精神标识,充分发挥体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促进作用。加强运动员、教练员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运动员职业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和文明礼仪修养,注重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

发挥体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弘扬新时代体育精神为引领,挖掘运动项目、体育协会、体育场馆文化内涵,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标识。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普及冰雪运动知识,传播冰雪运动文化。结合全市独特彩陶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打造“花儿临夏”体育文化品牌。重视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推进传统体育项目押加、拔棍、武术、回族式摔跤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开展体育文物、档案、文献等调查、收集、整理、保存和研究工作。开展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推动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扩大体育交流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黄河流域沿线城市、兰西城市群和省内外地区的体育交流合作,通过举办和参加民族地区体育篮球邀请赛、企业家运动会、黄河流域地区友谊赛等重大体育赛事,促进体育全方位交流合作,提升临夏体育对外影响力。不断推进东西部体育交流协作,巩固提升同厦门市体育局的协作成果,逐步扩大同山东省济南市的体育工作交流协作范围,建立两地协作互访机制,在场馆设施、人才交流、体育赛事、体育产业等方面开展帮扶协作。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新时期体育工作的领导,树立新时期体育发展观念,健全体育发展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教育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等相关部门的长效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等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快形成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强化政策衔接与协同联动,积极推动各项政策落地。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建立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分解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大对体育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实施效果引入第三方评估,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保障和推进“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政策措施

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体育事业“三纳入”工作,加强财政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评价。科学编制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育产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用好用足体育产业专项发展资金,调动社会各界投资体育积极性,发展壮大体育产业,促进体育事业协调发展。

三、深化体育改革

深入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着力解决体育行政、事业、社团、企业边界不清的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整优化事业单位职能职责,稳步推进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坚持开放办体育,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构建管办分离、内外联动、各司其职、灵活高效的体育发展新模式,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体育发展新局面。

四、加大财政投入

加大财政支持体育发展力度,确保财政性体育经费支出规模及占政府财政性经费支出比例逐年增长,扩大体育消费券支出规模。进一步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体育发展的比例,完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与服务。建立临夏市促进体育产业专项引导资金及政府体育投资基金,整合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项目建设,通过PPP、体育基金等多重动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制定临夏市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政策,完善财政奖励体育企业政策,支持体育企业创新和做大做强。

五、坚持依法治体

持续推进体育领域法治建设,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监督管理,引导和规范体育市场依法开展体育活动,推进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开、公平的体育市场准入环境。围绕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两个重点,建立体育产业统计和体育消费监测体系,推进体育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严格落实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的主体责任,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赛事监管责任 。 强化体育赛事活动风险评估,将体育赛事活动纳入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 评估范围。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管理,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逐步建立体育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持续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六、狠抓队伍建设

遵循体育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以创新激励保障政策机制为抓手,加强高素质、高层次体育科技应用人才、体育组织管理人才、体育产业运营管理人才、体育公共服务人才、体育专业技能人才、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人才等体育人才的培养。建立体育部门、高校、社会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现代体育人才培养开发体系。大力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强化“选育管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多元、长效的人才奖励激励机制,对体育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资助。

七、健全评估监测机制

切实增强体育发展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加强部门协调和上下联动,明确规划实施责任,认真贯彻实施本规划。加强规划监测评估、考核评价和跟踪督查,开展实施情况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鼓励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推动规划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地。

 

 

 市委办发〔2022〕72号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pdf

 

 

 


 

 

 


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市委办发〔2022〕69号

关于印发《临夏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2021-2025)》的通知

各镇、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相关单位:

《临夏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2021-2025)》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职责,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临夏市委办公室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月8日

临夏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2021-2025)

二〇二二年十月

目录

一、 发展基础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二)不足与短板

(三)面临的形势

二、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打造全州科技创新发展高地

(一)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融入兰州一小时科技创新圈

(三)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四、科技支撑重点产业发展

(一)现代农业

(二)文旅产业

(三)食品产业

(四)生物医药产业

(五)新材料新能源

(六)现代服务业

五、科技支撑民生改善

(一)生态环保

(二)公共安全

(三)科技治理

六、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一)科技赋能工程

(二)创新主体培育工程

(三)创新平台打造工程

(四)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五)科技人才建设工程

(六)东西部协作示范工程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二)加大科技投入

(三)推进体制改革

(四)做好配套衔接

(五)营造创新氛围

临夏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2021-2025)

为推动创新驱动突破,进一步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实效,为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根据《甘肃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临夏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临夏州“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强主体育产业、优服务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州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1.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不断显现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认真贯彻省、州科技创新计划和出台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了临夏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2019、2020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分别为479万元、657万元,分别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0.17%、0.21%,全市科技进步水平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显著增强。

2.科技创新助推脱贫攻坚,科技项目实施成效显著

围绕在全州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成果转化、科技惠农、项目带动等措施,大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菌”七大特色产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特别是加强与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持续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共争取到科技项目22个科技资金758万元,科技创新助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鼓励技术创新的效果明显,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3.科技创新促进民生改善,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持续强化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一大批科技成果在公共安全、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得到转化,远程诊疗、远程教育等技术让临夏人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智慧社区、智慧公交等建设步伐加快。针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组织开展科技研发,组织医用防护用品生产,引进新型检测设备、采取中西医结合等方式,提高了防病治病能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

围绕企业升级改造,积极帮助指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产、学、研”取得了明显成效。甘肃清源清真肉制品有限公司和兰州理工大学、临夏市俊林清真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北民大、佳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农业大学合作,促使一批“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落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使全市科技成果技术交易额从2016年的1030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800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5%。通过“产学研”实现了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优势互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不足与短板

从全市科技发展情况来看,“十三五”期间全市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全国、全省、全州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总体来说,我市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薄弱,传统产业规模小、层次低,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氛围不浓,创新“软肋”突出。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我市企业数量少,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创新建设起步迟、发展慢、数量少,新产品新工艺创新应用能力有限,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能力弱。二是创新人才缺乏。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工业领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少,特别是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的高技能、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十分匮乏。三是创新投入不足。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科研投入机制没有完全形成,财政科技投入不足、金融支持不够到位、企业研发投入少。由于财力困难,企业在税收优惠、银行融资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四是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科技力量缺乏、科研条件薄弱、创新研究能力不强。全市研发投入少,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能力弱,承接高层次产学研合作能力不足,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不紧密,新技术、新成果转化运用水平低。

(三)面临的形势

从全省环境来看,省委、省政府作出“强科技”行动要求,制定出台《甘肃省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一系列创新驱动政策文件,以“强科技”引领支撑“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突出向科技要答案、向创新要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为我们科技工作带来了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利好机遇。

从全州环境来看,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鲜明提出创新驱动突破的决策部署,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人才引进、技术推广力度,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临夏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五个区”、“六个临夏”的目标和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幸福美好新临夏的总体部署,市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一个定位、实现“五个目标”、实施“十大工程”的要求,十五届三次全会指出,要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持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注重科技成果转化,聚焦智慧农业发展,加强牡丹培育、育种、种植和创新研发,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

“十四五”时期是临夏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关键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期、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升级转型期、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大幅跃升全面加速期,在这五年如何促进临夏市后劲动能大幅增强、潜力优势加速转化、弯道超车加快发展,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为迫切、更高层级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必须主动融入全国、省州、全市发展大局,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树立抓大产业、大科技的理念,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服务大战略、大产业、大民生上,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发展平台,优化创新环境,为构建现代化经济服务体系,为争当“六个排头兵”,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二、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坚持“三新一高”导向,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提升科技创新引领为目标,集聚科技资源,紧盯关键任务,以培育壮大科技力量为重点,以改革推进科技创新为动力,优化创新支撑体系,鼓励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打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通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综合施策,久久为功,着力抓项目、建平台、促转化、育人才、优环境,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需求导向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从政策引导、顶层设计等方面,大力支持实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坚持创新驱动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鼓励产业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动能转换,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带动全市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3.坚持重点突破

立足基础优势和战略需求,统筹各方面力量,着力研发突破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作用突出的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对临夏市经济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

4.坚持人才为先

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使用、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强化激励机制,注重发挥科技人才队伍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5.坚持开放共享

探索推动区域内外协同创新开放合作新机制,加快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积极搭建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逐步形成关联互动、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互利共赢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新局面。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在重要产业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科技体制改革取得进展,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1.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各类创新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重点领域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到2025年,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1%以上,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45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

2.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政府支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积极参与、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梯次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或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2025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0.65%;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5家。

3.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创新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形成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4.提升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健全完善激励机制,改善科研基础条件,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建立科技特派员人才库,培养锻炼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一批拔尖人才,遴选行业领军人才,建设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5.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

创新资源配置科学有效,法规政策配套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全社会崇尚创新氛围浓厚,形成要素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环境。到2025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达到3000万元;全社会科技意识明显提升,科学技术普及程度和公众科学素养明显提高。

“十四五”时期科技发展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目标(预期)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0.61

0.65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0.39

0.45

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

万元

1850

3000

高新技术企业数

3

5

三、打造全州科技创新发展高地

根据全市“十四五”总体部署,围绕“一个定位”、实现“五个目标”、实施“十大工程”的总体部署,着力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奋斗目标,聚焦服务国家、省州、市重大战略部署,找准科技创新切入点和突破口,探索差异化的科技发展路径,以产业培育为核心、以开放合作为手段、以科技项目为抓手,集中力量、培育动能、激发活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结合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和南山北塬一水中流的资源禀赋,突出生态修复、节水技术、污染防治、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等领域,争取科技计划项目和专项资金,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推广适用先进技术,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推进生态保护综合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助力打造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的先行区。

(二)着力融入兰州一小时科技创新圈

围绕打造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面向中西亚中南亚中东欧的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两大平台,按照全州打造文化旅游、特色种植业、畜牧产业、沿黄河洮河工业产业、临夏美食产业“五个百亿级产业”布局,着眼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立足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定位和我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构建以产品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合作,加强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着力融入兰州一小时科技创新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发展。

(三)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方向,围绕“牛羊菜果药菌花”特色产业,强化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力量,深化东西部科技协作,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合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新模式的研发、示范、推广,强化农技农机服务、良种良法配套,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助力农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

四、科技支撑重点产业发展

将创新驱动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加快关键技术和创新产品研发应用,力争在文旅产业、食品产业、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方向有所突破,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一)现代农业

要坚持科技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我市气候特点及地理类型,充分集成设施化、标准化、智能化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1.花卉产业。重点加强牡丹、玫瑰等花卉在品种培育、种植技术、加工包装等方面创新研发力度,主动与山东菏泽牡丹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荷兰BOM公司等一流企业、院校开展合作,充分用好花卉种植方面的特色优势,重点实施临夏市精品紫斑牡丹种植资源库种苗培育扩繁项目、牡丹科技园、城郊花卉产业园、南龙鲜切花配花基地、临夏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等项目,增强科技助力花卉产业发展能力,提高花卉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技术水平,延长花卉产业链,通过科技赋能激活花卉产业发展潜力,提升花卉产业发展综合效益。

2.树莓产业。以临夏市山河农业科技发展公司、临夏市良生农民种植合作社为龙头,支持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发展,大力推广应用树莓种育苗工厂化、温控智能化、水肥一体化、冷藏自动化等设备设施和先进技术集成,实施好折桥树莓产业园项目,开展树莓种植、深加工技术创新和推广,开发树莓啤酒、树莓白酒、树莓干、树莓茶、树莓果酱等树莓系列新产品,加快农业生产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等数字化发展,建设集智慧农业、观赏、采摘体验、育苗、冷链仓储、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模板。

3.牛羊产业。以培育优质牛羊为目标,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培育建立健全肉牛、肉羊良种繁育基础群,支持优质饲草料加工配送技术研究、青贮饲料技术集成示范、肉牛养殖场高效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良种繁育核心群建设等项目,鼓励引导清源、俊林、佳源牧业等龙头企业加强和兰州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院所的深度合作,牵头创建科技创新联合体或科技研发中心,开展高效肉羊繁育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牛羊肉冷链物流分装等项目研发,加快肉牛、肉羊屠宰生产线、冷链仓储物流、标准化养殖等方面的创新能力提升,提高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等技术水平,实施畜禽屠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和生物酶法技术进行肥料化处理,生产液体水溶肥,促进畜牧养殖加工业安全、绿色、高效发展;采用传统育种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挖掘利用与优异育种材料创制、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争取选育一批食用菌、牛羊、牡丹、特色花卉、蔬菜等农业新品种,解决种质资源“卡脖子”问题,加强农业和科技的融合发展,鼓励引导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农业科技型经营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增强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发展能力。

(二)文旅产业

通过公共服务内容和手段创新,丰富服务供给、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效能,推进科技和文旅深度融合,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挖掘、传播、创作技术研发,支持建设集创意、科技、旅游为一体的文旅品牌;支持云展览、云娱乐、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兴业态的内容生成、定制消费、智慧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关键技术应用,支持演出场馆、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等文化和旅游服务场所垃圾一体化、无害化处理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智慧旅游建设,融合文化创意、技术创新、新型材料研发,利用“5G+物联网”技术推进文化资源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完善文物资源管理制度和建设大数据库,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对东公馆与蝴蝶楼、罗家尕塬遗址、王坪遗址、朱贵将军墓等文化遗址的保护水平;挖掘铜铸、彩陶复制、刺绣、葫芦雕刻、彩陶、蛋雕、砖雕、泥塑、砖雕木雕等非遗手工技艺中的科技元素,鼓励申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新坊、科技创新基地、科普基地,以现场制作、展览展示、深度体验的形式培育一批非遗文旅体验基地,赋予文旅产业和文创产品更多的科技附加值,提升文旅发展软实力,以科技支撑“魅力花都 公园城市”城市品牌打造。

(三)食品产业

依托临夏市区位优势和农畜产品资源,聚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围绕牛羊肉、饮品、茶制品、速冻食品等特色优势产品,提高食品加工业整体发展水平。适应城市化快节奏生活方式需要,以安全、健康、便捷、功能强为特征,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为重点,研发牛羊肉熟食、罐装食品、速冻食品、糕点饼干、果汁饮品等新产品,尽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扩大产业规模。适应消费升级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深入研究细分市场,通过优选配料、精进配方研发,开发乳制品、膨化食品、药食同源食品,提高食品加工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满足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围绕食品进口替代,以酪蛋白、乳清等食品添加剂为重点,加大在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创新,应用高效提取、分离、改性、纯化精制等关键技术,促进产品走向国际化。鼓励企业拓展技术合作途径,支持食品企业以共建、联建等方式在临设立食品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发展基地和食品产业创新创业基地。加快实施牛羊油深加工高级营养型起酥油中试研究、啤特果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着力在挖潜增效、提档升级上下功夫,走“专精特”发展路子,提高科技含量,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四)生物医药产业

着眼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集中力量研究突破牛羊屠宰废弃物提取、植物提取关键技术,开发以医药中间体为重点的生物制药产品,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以实施的屠宰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和青藏高原牦牛血液提取纯化氯化高铁血红素项目为依托,充分利用牛羊畜屠宰废弃物,开展牛羊皮毛、骨头、血液、内脏等畜禽屠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生物企业,研发分离提纯、酶解发酵、合成制备等环节核心技术,开发多肽、补钙、补晒、补铁等系列产品,推进牛血白蛋白、SOD、氯化高铁血红素、胶原蛋白、羊肝和羊皮食用性活性多肽等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生物制品的产业化,实现屠宰废弃物的高值化及综合利用,延长屠宰副产物加工产业链。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支持医药企业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医药企业的合作,研究中药材种植、提取、质量控制等环节关键技术,延伸发展膳食配方饮片、保健茶、饮料等产品。

(五)新材料新能源

坚持内引外联,充分挖掘资源,瞄准技术前沿,积极主动作为,实施石墨烯复合材料应用及系列产品的研究重点科技项目,力求在新材料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科技成果,使石墨烯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由医用向民用延伸,转化推动产业发展。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开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光热集成技术应用研究,可再生能源技术及装备开发应用,节能建筑技术及产品应用推广;应用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对砖雕、彩陶等传统工艺进行改造提升,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六)现代服务业

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能交易等技术的应用和集成,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建设智慧城市,实现服务业优势高效发展,不断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加快推进研究开发、创业孵化、资源共享、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推动大众创新创业;推动科研机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面向市场开展中试技术熟化和技术转移服务;鼓励发展科技评估、项目管理、信息咨询等科技咨询服务业,支持竞争情报分析、技术预测等科技信息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促进5G与城市运营管理结合,推进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城市综合治理等信息技术应用,建设“水、电、路、气、环境”智能化管理平台,推动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物业管理平台建设;推进交通信息汇集、5G+AR现场模拟、车联网等5G网络技术在交通领域应用,保障交通安全、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进5G与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远程医疗、视频探视、电子健康档案等信息技术应用,打造智慧医疗和服务体系。推进5G技术与教育融合,推进在线课堂、在线图书馆、智慧讲台,推广智慧录播系统、电子书包等现代教育新模式。推进5G技术赋能产业升级改造,加快企业产品设计、制造、装配、物流等各环节的信息水平,推进传统工业生产向智慧工厂、智慧生产转型升级,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抢抓国家支持“新基建”重大机遇,聚焦政府、经济和社会三大数字化转型,结合区域优势和发展短板,推动数字政府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五、科技支撑民生改善

围绕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科技治理等民生领域,支持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公益技术、特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进科技创新融入社会、惠及民生。

(一)生态环保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科技支撑,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升科学、精准治污水平,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建设山川秀美新临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施一批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流域和岸线治理、供水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科技项目;重点支持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水质分析检测技术、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工业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污水废水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提升水污染防治领域的技术水平;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的研究,引进推广土壤污染风险识别、土壤污染大范围监测技术、土壤污染高效低成本修复技术等先进土壤风险管控技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模式研究,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减少土壤污染;推广城镇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垃圾、管沟污泥、工业废物等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科技支撑建设生态宜居城乡环境,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引进示范路边、山边、水边、林边绿化美化亮化创新工程,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技术应用力度,加快推进传统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加强废旧物资和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

(二)公共安全

围绕防灾减灾、社会安全、食品安全、生命健康等,引进示范先进适用技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打造数字平台提高处理突发事件快速应变能力,优化配置资源建立高效、协调的公共安全,着力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支持地质、气象、火灾等重大灾害的监测评估技术,防灾减灾监测预警、应急救援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撑建立自然灾害重点地段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应急综合管理等信息平台,有效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开展食品安全监控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推广食品安全应急与中毒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技术标准和检验检疫安全保障技术;提升公共安全监测预警、态势研判、救援处置、综合保障等关键技术水平,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供科技支撑;推进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应用,不断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创新中西医治疗模式,推进中医治疗技术研究应用;围绕传染病防控重大战略需求,在快速检测产品、广谱抗病毒药物、应急医疗器械、防护装备等方面,加强技术研发。

(三)科技治理

加快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坚持深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建立以科技制度、政产学研结合、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等为重点构成的科技创新动力支撑体系,实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相互结合;建立多元化治理模式、多样化治理结构,形成共建共治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鼓励各类创新主体面向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或者展览场所,提供更多的科普场所和科普载体;开展“申世”有关的地质、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等知识科普宣传,营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

六、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统筹科技资源,以产业引领、平台建设为抓手,在重点领域强化部署,实施六大科技创新工程,把握主攻方向,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一)科技赋能工程

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创新链,积极争取科技部、省州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打好核心关键技术攻坚战,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围绕突破制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关键技术,突出补链、强链,支持重点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应用先进技术、引进专业人才,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打造高端化、精细化、引领性的拳头产品,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围绕产业政策导向,突出战略合作、科技创新和培育骨干,发展壮大牡丹花卉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以新的特色和优势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并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围绕花卉培育、畜牧养殖、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等特色农业领域,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供给质量。

(二)创新主体培育工程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造就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较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打造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市科技创新型企业达到3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以上。按照推进宜商城市建设工程目标,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从源头创新到应用开发、从科技攻关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从人才培养到科技服务能力建设的全链条创新活动,指导企业做好研发费用归集,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民营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增强科技创新动力。引导创建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把重点放在研究行业、研究市场方面,着力推动一批科技项目落地转化,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促进众创空间转型升级。在招商引资方面持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引进推介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引进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在临转化,利用省内外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和优势,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主动寻求科技合作,共建产学研创新平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试基地等创新载体,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专注细分市场,通过技术优化、产品升级改造、新产品研发、设备升级、生产线技术改造等,培育主业突出、具有较强行业引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创新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担保抵押方式,探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争取引进风险投资基金,破解企业融资瓶颈,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三)创新平台打造工程

坚持突出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两个重点,加快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强化基础条件和能力支撑,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发展模式,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向平台聚集,力争建成牡丹等花卉种质资源研发中心,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在花卉产业集聚、主体培育、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持续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四)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围绕解决科研与产业化“两张皮”的问题,建立成果转化平台、完善成果转化机制,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提升牡丹种质资源、牛羊肉深加工、酿造等研发能力,推动优势产业发展。

(五)科技人才建设工程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把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作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贯彻落实州委《临夏州人才助推产业发展“五大工程”实施意见》和《临夏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围绕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优势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各类高端人才。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符合条件的人员,重点围绕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乡村振兴、企业创新发展,开展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企业培育人才的主体作用,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交流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发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吸引各类人才向重点企业和生产一线聚集。把科技培训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首要任务,广泛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之冬(春)、“三下乡”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围绕牡丹花卉、食用菌、高原夏菜、牛羊养殖、设施农业生产、疫病防疫等重点,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大规模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培育和提升“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乡土人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六)东西部协作示范工程

创新合作机制、夯牢共建基础,强化产业协作、做实共建项目,深入开展合作交流、推动资源共享,与东部省份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深化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搭建科技合作平台,提高城市间创新资源融通质量,围绕优势领域,推动开展联合研发、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协同推进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聚焦产业短板弱项,扶持和发展花卉产业,依托已招商的引资企业,加强与济南市中区科技部门的对接联系。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坚持规划的统一性和系统性,加强与省州的衔接、部门协作联动,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形成共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科技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协调作用,统筹各方科技资源,合力推动规划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科技投入

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支出只增不减,力争“十四五”末全市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有明显提高。积极争取省州科技专项资金,吸引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投注”,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推进体制改革

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科研项目揭榜制、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科技创新容错机制等改革举措,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加强院企合作,探索“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健全奖补结合的资金支持机制,规范落实过程管理、经费监督、项目验收、绩效评价和信用管理制度。

(四)做好配套衔接

加强与省州《“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临夏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产业规划、城市规划等密切衔接,统筹科技、经济、产业、金融等部门创新管理职能,加强创新资源的统筹配置以及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任务落实。

(五)营造创新氛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创新创业文化,倡导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鼓励科学探索的良好氛围,扎实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新,激发双创动能,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和尽职免责机制,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环境。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临夏州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行动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省教育厅《甘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临夏州“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等精神,2022—2025年全州教育信息化工作以信息技术教育助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县市推进、分类指导、应用驱动、深度融合、共建共享”的原则,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目标,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用信息化赋能助推临夏美好教育振兴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发展行动计划。

第一部分 总体目标

到2025年,通过创新机制,项目建设,企业合作,加大培训、保障措施等途径,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州教育信息化的保障机制,组建优良的骨干教师团队,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树立一批典型的标杆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资源供给、教育精准管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创新取得新突破。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在“十三五”期间,临夏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借助各类教育项目建设,大力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基本实现了全州中小学网络进校、多媒体设备、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教师教学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培训诸方面成效显著。   

1.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装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少到多、从多到精。过去,仅靠黑板、录像机、卫星等电教设备的应用;如今,发展到精品录播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一体机、智能黑板等设备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夯实了中小学信息化硬件基础和网络设施基础。目前,全州所有中小学已全部接入互联网,中小学(含教学点)出口带宽均在100M及以上,中小学(含教学点)多媒体教室达到全覆盖。

2.“三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各类项目,截至目前,已建成“宽带网络校校通”的中小学为1193所,实现中小学网络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教室达到11579个,占教学班教室数的98%;“网络学习人人通”空间已注册教师达到22005名,占专任教师数的95.58%;已注册学生达到215530名。全州中小学配备计算机68054台,师机比为3:1,生机比为6:1,录播教室739间,创客教室203间。   

3.优质资源覆盖面显著扩大。为进一步加快全州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2020年投资470万元(中央福利彩票基金会捐赠项目)建成临夏智慧教育云平台(州级),州级顶层规划设计,分级筹措县(市)级建设经费,统一模块同步实施的工作思路,搭建完成了“一朵云(借用天翼云),一张网(教育门户网)、一个平台(教育智慧云平台),一键登录(管理员、师生、家长)”的临夏智慧教育云平台,集同步课堂、平安校园、远程巡课、远程培训、数字校园五大系统和办公OA系统、备课大数据、在线报名、网上阅卷、题库系统、综合素质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集中化、网络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教育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实现了云、网、端共建共享融合模式。同时,州教育局机关已建成使用无纸化会议室和OA系统办公,为局机关办文办会及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高效便捷运行提供了信息化支撑。

4.教师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国培省培、州培、县培等培训,使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和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信息化教研工作广泛开展于教师之间、信息化设备广泛应用于课堂之间。

5.信息化助教效果日益显现。“互联网+教育”丰富了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了师生实现个性化需求,引领了教学模式创新、使课堂教学方式、课程结构、学习模式、评价标准发生了变革,师生运用信息化手段教与学,信息化教育赋能助推各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通过云平台的“同步课堂”系统,深入开展了三个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课堂),有效提升了部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了跨县市、跨学校同步授课的功能。

6.师生资源应用能力逐步增强。为了解决优质资源匮乏,利用各种渠道为师生提供优质资源服务,师生资源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罗列的四种资源在教育教学中逐步得到应用。一是在临夏州智慧教育云平台部署了50万条优质资源和300万条题库系统;二是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提供了小学学科教学通用500G的优质资源;三是与企业合作,引进了从小学到高中适用的“百度智慧课堂”智能备课系统、《最美课本》、情系远山课程库、“希望在线”平台资源、“K12教育智库”网络资源、厦门优雅创新教育资源、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优质资源平台和课程资源;四是推广应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资源,提供了从防疫教育、品德教育、课程学习、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经典阅读、研学教育、影视等方面的数字资源,师生自主选择使用。

7.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得到规范。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州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全州教育信息化实施意见》;临夏州教育局出台印发了《临夏州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临夏州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临夏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临夏州“1+N'同步互动课堂建设标准》《临夏州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标杆县评估办法》,有效地推进全州教育信息化建设规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由于受自然、历史、经济等原因,全州教育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与国家及州委、州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师生对教育信息化的期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当前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各级教育部门对教育信息化赋能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发展的意识还不强,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合作开发的有效机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仍不够深入,基础装备有待更新和升级,城乡教育信息化设备配置差异较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高,信息化管理在教育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中的作用尚未形成,基础网络带宽不够、运维服务能力不强;州、县市统筹中小学网络资费、中小学设备运用维护经费、设备采购资金、教师信息化培训经费不够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将在“十四五”期间亟待研究解决。

    三、发展目标

为了加快全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出重点发展目标:学前教育要拥有自己的资源开发能力。州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发园本精品课程资源,推进优质活动课程共享、网络教研和园本研修。基础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各县市教育局要加大基础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加强师生信息化素养培训,强化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配齐配强信息化应用系统,着力强化教育教学应用工作,重点对“同步课堂、平安校园、远程巡课、远程培训、数字校园”的智慧校园建设,纵向达到“国家、省、州、县、校”五级贯通,横向到达县与县互相融通,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要在100人(100人以下按100人计算)以上的学校建设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录播教室,要在每个班级配备班班通等设备;要在500人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一间录播室和创客教室、两间计算机教室,要在每个班级配备班班通等设备;要在300人以上的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录播室、多媒体教室、VR/AR等功能室,要在每个班级配备班班通等设备。高中教育要有多元化的信息化综合教学能力。各类高中学校基本实现满足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基础上,要加大学校走班选课备考智慧校园平台建设,包括智慧黑板、录播室、多媒体及虚拟实验室、生涯规划、教师研修、名师资源库、高考备考资源库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建成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全州各级各类中等专业职校要按照“职教20条”“技能甘肃”的要求,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资源应用机制。围绕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网络课程和虚拟仿真实训课程建设,建成州内职业教育全专业的数字资源平台。依托网络开展“人人技能竞赛”,探索推进“理虚实一体”的教学方式,提供远程实验实训指导和教学服务,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特殊教育要有特色教育资源应用能力。鼓励各级各类特殊学校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引进个别化特色教育资源,提高特殊教育信息化教育应用能力,促进特殊教育美好发展。开放大学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要逐步规范,探索建设创新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强化信息化教学软硬件建设,提高教师应用信息化的教育技能,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提供有效载体。

第二部分 行动计划

在2022—2025年发展期间,持续坚持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为支撑,以数字资源普及、应用驱动、创新管理、融合模式、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设临夏美好教育做好信息化教育服务为目标,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以信息化手段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重点围绕“6个普及行动”提质增效。

一、数字资源应用普及行动。

各县市教育局、州直各学校要引导教师合理使用优质资源,创建县市区域、校级之间的优质资源的推广应用,充分利用国家、省教育厅、临夏州智慧教育云平台为师生提供的优质数字资源,统筹利用各类项目建设开发的优质资源平台和课程资源。把数字资源应用纳入各县市、各学校的教育发展规划,积极为师生创建信息化教育教学的网络环境,鼓励广大教师应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甘肃省基础教育公共资源服务与管理平台提供的免费资源,努力实现“人人皆用、处处能用、时时可学”的良好氛围,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二、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行动。

依托国家、省级和州级资源平台,各县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开展网络教育、网络教研、空间应用能力培训等活动,各级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要制定分年度工作计划、考核目标。要引导广大教师建立实名个人教学网络空间,分类指导开展网络培训、教学、教研等工作。要引导广大学生和家长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自主选择教师,开展网络学习和网络交流,实现师生、生生、家校的多元互动,普及推广网络学习空间的常态化应用,做到“人人用空间”全覆盖。

三、“三个课堂”应用普及行动。

各县市、各学校充分发挥教研室、电教馆、督导室的协同作用,加强“三个课堂”应用能力建设,要制定分年度落实《甘肃省中小学“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指南》计划,建立健全专项督导评估工作机制,制定分类指导分学科分年级推动“三个课堂”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应用的工作方案。州级组建跨县市校际教育联盟和“联校网教”协同指导组,推动跨县市跨学校开展“三个课堂”应用,促进州级优秀教师资源在线共享。强化教研训支撑,邀请州内外专家每年开展两次各县市的基教、教研、电教、督导负责人对“三个课堂”的应用培训和教学指导,推动主讲端与接收端协同备课、协同授课、协同教研,促进薄弱学校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提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本地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发展。

四、平台系统应用普及行动。

按照《临夏州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县市教育局要完成县级教育云平台互联互通建设。一是深入应用“三个课堂”。利用临夏州智慧教育云平台资源,深入推进“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课堂”,深入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城乡学校互动教学、远程培训、远程教研,建立名师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助力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增强应用“平安校园”系统。强化校园动态监管,有效保障学校安全,健全完善监控系统完备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为师生营造安全工作学习环境。三是广泛应用“远程培训”系统。各县市教育局、州直各学校要制定年度信息化素养培训计划,邀请国家、省和州名师专家,利用线下和远程培训系统开展全员各类教育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四是全面应用“远程巡课”系统。利用远程网络平台实现远程视频监管课堂教学秩序,实时音频互动反馈、在线听课巡课、远程交流评课,借助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高效化发展,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五是探索建设“数字校园”应用。重点围绕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服务”四大核心,各级各类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资源库;构建全方位的网上教学质量测评系统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建立有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构建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和实效;构建协作化、移动化的网上家校交流社区和师生空间,实现家校共育。

五、标杆校创建达标普及行动。

结合全州教育发展实际,制定创建达标年度计划,到2025年,计划认定2个典型县(市)、100所标杆学校、1000堂示范课例,汇聚优秀案例,推广典型经验。建立2个典型县(市)。通过东西协作,从山东省内选择优秀的信息化示范县区,培育一系列全州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样本县市,探索利用信息化优化教育供给的典型路径,为同类学校的发展提供参照,引领全州教育信息化提质升级发展。培育100所标杆学校。从各县市高中、初中、小学、教学点信息化样板校中遴选100所教育信息化标杆校,通过总结经验树典型推广,发挥标杆校信息化教育引领作用,探索在信息化教学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遴选1000堂示范课例。汇聚全州电教系统、教研系统等各方力量,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为依托,设定专门制作标准和评价标准,4年累计遴选1000堂优秀课堂教学案例,为一线教师提供数字精品课程,发挥示范课例的辐射效能。汇聚推广优秀案例。总结全州典型经验,汇聚优秀案例,通过《临夏教育》书刊、临夏州智慧教育云平台及各种新媒体广泛宣传优秀案例,积极推广应用优质教育资源。

六、数字校园规范建设普及行动。

各县市、各学校要参照《临夏州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制定推进年度计划,靠实实施责任部门、培养辖区学校骨干团队,优化运维保障机制,力争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同时,网络教学环境保障纳入州级督导评价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数字教育资源列入全州中小学教材配备要求范围。加强5G课堂教学环境建设,服务信息化教学需要。

第三部分   发展任务 

一、资源建设

针对全州教育现状,逐步形成“以国家、省平台资源为龙头、州、县市级资源为主线、学校资源为命脉”的教育优质资源发展格局。各县市、各学校要统筹数字资源建设规划,推广应用国家、省、州平台资源,培育县域学校优质资源,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全覆盖,形成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数字资源体系;深入推进“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课堂”,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利用“三个课堂”充分发挥名师辐射带动作用,将优质资源推广到各级同类学校,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分年度开展遴选典型县(市)、标杆学校、示范课例达标活动,建立州、县(市)级优质资源库,总结推广全州典型经验。

工作任务:

1.建立县级资源库。完成时限:2022年底

2.普及应用“三个课堂”。完成时限:2024年底。

3.分年度开展典型县(市)、标杆学校、示范课例达标活动。完成时限:2022—2025年底。

二、硬件建设

积极推进全州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按照前瞻性、实用性、可扩展性、规范性和我州实际情况,对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

(一)升级改造教育专网。依据《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建设教育专网,要加强国家主干网、省市教育网和学校校园网的衔接,实现网络地址、域名和用户的统一管理,按需扩大学校出口带宽,实现中小学固定宽带网络升级和相关数据运算机构的高速互联,深入推进IPv6等新一代网络技术的规模部署和应用。各县市、各学校升级改造校园网络,通过5G、千兆无线局域网等方式,基本实现县(市)教育网、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工作任务:

1.中小学要升级改造网络环境。完成时限:2022年8月底。

2.深入推进IPv6等新一代网络技术的规模部署和应用。完成时限:2022年底。

3.县市统筹谋划,建设教育专网工作,探索5G课堂教学环境建设,服务信息化教学需要。完成时限:2025年。

(二)开发应用监测系统。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研究开发建设学校教育质量分析系统、教师发展系统、学生成长评价系统,采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生质量画像工作,采集基础大数据,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为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精准分析数据。

工作任务:州教育局研究开发教育质量分析系统、教师发展系统、学生成长评价系统。完成时限:2022年底。

(三)升级校园“4+1”模块。各县市、各学校要按照《临夏州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临夏州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临夏州“1+N'同步互动课堂建设标准》,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借助临夏州教育智慧云平台,实现“同步课堂、远程巡课、平安校园、远程培训、数字校园”等应用模块,逐步建立健全区域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融合机制,网络资源和平台使用效益最大化。

工作任务:

1.县市完成辖区内学校的“4+1”模块建设。完成时限:2024年底。

2.严格落实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标准。各县市要参照《临夏州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临夏州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临夏州“1+N'同步互动课堂建设标准》要求,借助各类项目建设,配齐配足信息化设备,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校园“4+1”模块全覆盖。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四)提高师生机比率。要着力加大各级各类学校计算机配备和补充更新力度,学校师机比不低于3:1,小学、初中、高中、中职等学校生机比要分别达到12:1、10:1、8:1和5:1。到2022年底,基本实现“一人一机”的目标

     工作任务:各县市、各学校完成辖区内学校师生用机建设。完成时限:2022年底。

(五)新建智慧教育教室。各县市、州直各学校要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智慧教育教室,探索混合式教学、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和创客教育,有能力的学校创建电子书包教室、STEAM教室、创客教室、VR/AR/MR实验室等,不断提升智慧教育教室教学环境,提高师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工作任务:各县市、州直各学校创建电子书包教室、STEAM教室、创客教室、人工智能教室、VR/AR/MR实验室。完成时限:2025年底。

三、创新教学

各县市、各学校要组织教研和督导团队,认真探究不同学科的信息化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用信息化手段研究如何实现学生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用信息化方式研究课程的科学设计,用信息化分析系统研究如何提高课堂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用信息化大数据应用研究有效评价的基本原则、科学标准、策略方法,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

工作任务:

1.制定县市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工作方案,完善评价体系。完成时限:2022年年底。

2.制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指导意见。完成时限:2022年底。

3.加强电教、教研和督导团队信息化教育指导评估能力建设。完成时限:2022年年底。

四、应用能力

应用驱动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硬件建设是基础,应用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

(一)提升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全州教育系统推行OA综合办公系统,公文收发、文件审批、邮件收发、会议通知等,采用电子化起草、传阅、审批、流转、归档,实现办公的无纸化电子处理,创新传统的公文办理模式,缩减办公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工作任务:

1.启动教育系统OA综合办公系统。完成时限:2022年年底前。

2.全面推广启用OA综合办公系统。完成时限:2022年年底。

(二)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素养。依托教师“国培”“省培”“州培”计划,制定全州校长、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的信息化应用素养培训计划,提升信息化领导力和信息素养,提高应用管理和服务水平州、县市级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3年不少于3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力争实现“提升一全面”的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工作任务:

1.州、县级教师发展部门研究制定校长、管理员、骨干教师的信息化培训计划。完成时限:2022-2025年。

2.建立信息化培训体系。完成时限:2022年。

3.州级年培训校长300名,教师培训1000名,四年完成一轮的目标。完成时限:2022—2025年。

4.县市级年培训校长、副校长的30%以上,中层管理员全覆盖,教师培训30%以上,四年完成两轮的目标。完成时限:2022—2025年。

(三)加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空间的应用工作。全面升级临夏智慧教育云平台,平台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甘肃省基础教育公共资源服务与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师生“一号登录,资源共享”,师生拥有专属于自己的空间账号,形成“教师满足教学研讨、学生享受个性化学习,师生互动交流”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空间环境,实现“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教学应用的创新。要利用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空间,到2025年全州各级各类学校任课教师利用空间开展课堂教学全覆盖。

 工作任务:

1.各县市教育局、州直各学校完成师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空间开通工作。完成时限:2022年春季学期末前。

2.各县市教育局完成辖区学校任课教师利用空间开展课堂教学。完成时限:2022—2025年年底。

(四)用信息化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提升信息化素养。一是每年组织参加全国各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二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的各类应用竞赛活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和教育技术论文活动;三是组织参加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各级资源平台的应用,促进教育信息化与教学融合;四是州级举办中小学创客竞赛活动;五是利用州教育云平台举办州级学科信息技术应用网络竞赛活动。组织举办参加竞赛活动,促进师生信息化综合素养

工作任务:

1.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要求,州教育局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完成时限:2022—2025年。

2.州级组织举办各类竞赛活动,完成时限:2022—2025年。

3.各县市,州直各学校举办各类学科技能竞赛等活动,完成时限:2022-2025年。

五、网络环境

各县市教育局、州直各学校要加强网络建设环境,“一把手”要负责辖区网络环境建设,成立网络建设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网络建设与信息安全工作。健全网络建设与信息安全工作机构,提高风险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要保障学校内宽带达标环境,按照“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要求,保障城镇学校班均出带宽不小于200M,农村学校(教学点)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100M。要加强校园内网络安全环境,不断提升学校网络带宽条件,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在线教学提供网络支撑,倡导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构建“轻负、优质、高效”课堂。各县市、各学校要按照《网络安全法》的要求,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建立网络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确保教育系统网络建设与信息安全环境不受影响,完善网络安全建设与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强化应急预案,确保网络保障常规化、日常化。

工作任务:

1.中小学联网提速降费,保障城镇中小学网络出口带宽达到200M,农村学校到达100M以上。完成时限:2022-2025年年底。

2.各县市、各学校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每年不少于2次监督检查。完成时限:2022-2023年。

3.落实网络安全舆情检测工具。完成时限:2022年年初。六、队伍建设

各县市教育局、州直各学校要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各县市普遍存在管理队伍、技术骨干力量十分薄弱的情况,“十四五”期间,确保按编制保障电教部门技术人员,组建教育信息化工作“评审”“教研”“保障”三支队伍建设,全力支撑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指导服务工作。一是要分类组建教育信息化工作评审专家团队,各县市教育局组建县级信息化评审专家团队,负责县域内各类信息化竞赛活动的评审;州教育局从县级团队中遴选州级信息化评审专家团队,负责州级各类信息化竞赛评比评选的评审工作。二是要组建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教研团队,州教育局教科所组建信息技术教研团队,负责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各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研究工作,分类指导课堂教学,跨县市开展应用研究,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学科应用水平。三是分类组建教育信息化设备运维管理团队,州教育局要建立州级运维团队,负责州县两级信息化硬件保障工作,各县市也要成立县级运维团队,配合县市电教部门处理各类设备故障等问题,提高维护服务效率,保障校园网络质量,使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应用常态化运转。

工作任务:

1.各县市教育局、州直各学校要组建信息化设备管理运维团队。完成时限:2022年6月底。

2.各县市教育局、州直各学校要组建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教研团队。完成时限:2022年6月底。

3.各县市教育局、州直各学校要组建教育信息化工作评审专家团队。完成时限:2022年6月底。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教育局、州直各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强化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体责任,成立县市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财政、发改、住建、工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完善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协同机制。研究制定本地本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分工协作机制,明确由教学和管理业务主管部门统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应用、融合和创新。

二、保障技术服务

各县市教育局、州直各学校要强化信息化技术运维管理团队建设,强化技术保障团队队伍培育,制定信息化教育管理制度,保障辖区内学校的信息化设备正常运转。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运维机制,探索建立教育部门和运营商技术保障合作模式,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三、落实经费投入

要健全完善州县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各县市统筹支付中小学网络资费,统筹中小学设备运用维护经费、县级设备采购资金、县级教师信息化培训经费,切实加大各类资金保障力度。各级各类学校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低于公用经费的10%。同时,积极利用“校企合作、社会捐赠、公益项目”等模式,不断配置和更新设备,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加强经费监管,确保教育信息化投入资金发挥效益。

四、强化督导评价

要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列入州政府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复评工作中,督促各县市、各学校建设好、使用好信息化设备、资源和平台。各县市督导部门要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督导评估教育信息化工作,对教育信息化突出的先进典型单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激励。要把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为考核的一票否决项,对工作推进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在年度考核中不予评先评优。

 


部门信息公开平台
公共企事业信息公开
水电气热
通信领域
邮政
金融领域
医疗卫生